基于提升初中生上肢力量素质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0-12-08 15:18:34董雪林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董雪林

(深圳市光明区塘家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引言:上肢力量对于人体来说相对比较重要,通过上肢力量程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上肢力量是身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视该方面的锻炼与加强,特别是处于成长的初中学生,应该对他们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以此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当前阶段初中学生上肢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学习方面不重视体育课程训练

大部分初中学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即便是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也比较重视一些技能的教学,而且对于学生的基础素质不够重视。在开展相应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大多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认为学生掌握了相应的体育技能,则能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完全没有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许多项目许多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符合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项目更好的展开。但是在实质的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导,从而忽略的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锻炼。

(二)学生对身体基本素质锻炼缺少兴趣

当前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不仅是因为体育教师的教导方法存在问题,学生自身对于体育基本锻炼也不感兴趣。首先,由于步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比较繁忙,大部分学生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之中,没有过多的时间展开体育基础训练。其次,当前生活素质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异,所以他们缺少吃苦受累的精神,体育锻炼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多对学生精神上的一种考验。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毅力都比较差,针对体育训练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一般情况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这样的心态难以确保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

二、加强上肢力量素质练习的有效方法

(一)选择正确的练习方式

初中学生在身体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的能力上有所差异,特别是上肢力量的素质会有较大的浮动变化,教师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教导一些有效的练习方式。而且上肢力量又分为很多部位,有腹部力量、胸部力量、臂力以及腰部力量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质情况展开教导,并将一些比较关键的技巧教导给学生。仰卧起坐、俯卧撑以及引体向上等锻炼方式可能不适用于学生,教师可以教一些更为基础的动作,做一些比较弱化版的动作,以此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动作程度应该由易到难,次数由少到多,通过这样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当一些学生的上肢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提高一些动作的技巧,以此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不断成长。在实质的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提高和改善。

(二)合理的安排练习顺序与次数

上肢力量素质练习项目相对比较多,而且每个项目的强度都有所不同,上肢训练一定要选择正确的顺序展开,如果在选择的过程中没有合理安排,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还很可能会使得学生在训练中受伤。因此,针对力量训练的顺序一定要合理的选择,确保在训练的过程中身体肌肉能够处于缓慢提高即可,同时还要需要重视训练的协调性。上肢训练还分为小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之分,在实质的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两者的协调。在实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肌肉的锻炼,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协调性,等自身的肌肉拉开后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样训练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肌肉的协调性,同时还能提高上肢的耐力,以此提高实质的训练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需要具备一个良好的毅力和耐力坚持每天不断的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十分重要。针对上肢的力量训练,需要长期的时间,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上肢力量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与调整才能确保他们的上肢力量达到标准。在实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做出练习计划,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多加强自身的身体锻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规划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时间,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保持一个良好的精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训练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并帮助他们形成终身锻炼的理念。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体育作为当前初中学习的重点,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教导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上肢力量训练,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以此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开展上肢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练习的形式,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们的需求做好调整工作,以此确保他们的上肢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