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8 15:18:34谢昌荣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谢昌荣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三江学校,江西 赣州 341412)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初中生物学教学也不例外。初中生物学作为初中生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教师实现这个目标。

一、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符合初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初中生物学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都不属于具象的的概念,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可以全面的把知识点罗列出来,方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它能够通过新型的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最后,由于生物学的知识点讲述的都是物体发展运动的变化过程,单纯的语言是无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以动态的形象让学生理解知识。

(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各个学科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学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每一位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丰富着初中生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此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的更均衡。例如网路远程教育的开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生物学知识点并不都是具象的概念,而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无论怎么讲述都无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趣就渐渐的被消磨掉。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结合图形、图画、文字、视频、声音等有趣的形式来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从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

例如,七年级下册中有一节讲述《种子的萌发》,在这节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和种子萌发的动态过程,教师就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知识要点。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一个直观的感受来加深对种子萌发知识点的理解。

(二)通过动态演示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初中生物学会涉及到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些抽象的概念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最终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达不到学习生物学的目标要求。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有效的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强,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一课,学生要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殖繁衍过程,语言是难以帮助学生对细菌形态进行掌握的。所以,可以通过播放细菌的滋生过程让学生真实的“看”到细菌,这样学生的记忆也就会相应的加深。

(三)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初中生物学所涉及到的不只是书上的理论知识,还会涉及到一些实验部分的知识点,因此,初中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培养也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在做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不熟悉各种实验仪器,不能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那将会降低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从而会造成对生物知识的把握和认识不够的现象。但是生物实验有涉及到因素,这些因素致使生物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地阻碍,不能正常有效地进行生物实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学生如果想从真实的实验中得到答案是相对较难的,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演示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的反应,就可以快速的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出淀粉。所以说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并且提升学生实验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未来生物学教学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符合初中生物学法人学科特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动态演示加强学生理解能力,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因此,要实现生物学的有效教学,就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