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周庄中心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口语交际与语境是密不可分,从语言学上讲,话语发生的场合,空间环境,往往包含与话语有关的潜在信息,课堂教学这种特殊的环境缺少造成了某些信息的缺失。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注重语境的创设,如何解决有限的教学空间与无限的交际空间之间的矛盾、把课堂与生活有机整合、创设语境、使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呢?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一项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师生缺乏正确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在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并不会刻意地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和家长更注重学生的分数,所以平时教师的教育重点就是试卷上的内容,而口语,并不能直接在试卷上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失去了重视。
要想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必须要应用到词语,并给学生多施加一些造句和组词的训练。但由于课程压缩的时间比较紧,这些都被其他的环节给占据了,因此学生不会应用很多词和句。比如:在课堂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让学生说说动物的故事,要求学生能够有迅速的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说话的内容和语句考虑好。但是这样的口语交际没有具体的情境,口语训练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当课堂上没有真实情境的时候,学生说的只会是大话和空话,难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和流露出来。
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容易紧张和胆怯,因此很难顺利同他人进行口语交际。小学生形成这样的性格特征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小时候开始胆子就不大,并且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还有一个原因是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特别是一些情感心思比较细腻,又不善表达的女孩子。他们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表达自己的语言环境,时间一长,就慢慢变得不爱说话,甚至会自闭。因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心理障碍克服,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难题。
口语交际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是使用语言进行的思想交流,小学生年龄都非常小,也害怕说话因此很少愿意在陌生人或者多人面前说话,针对这样的问题和现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说话环境,让学生可以减少恐惧和戒备心理,去说话,敢说话。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也可以通过课下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内外都给学生建立起兴趣话题,让学生参与到讨论当中,各抒己见,共同发言。对于一些内心胆怯的学生教师采用鼓励的方法,如一个相信的、鼓励的、期待的眼神,一个手势或者点头等等都要让学生感觉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在亲其师信其道的背景下让学生也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教师要使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去发言也争取可以使用赞扬的赞赏的眼光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合理安排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环节,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步骤。作为小学教师,要明确小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育特征,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本身的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程产生足够的重视,其次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地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关键在于要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生活化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方式等。通过这样生活化、简单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进一步地学会了倾听,使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对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因此,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口语交际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表达,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时,让学生先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再接着让其说说这些活动中的收获时,他们也说有话可说了,最后引导其学会如何安排课余生活。既锻炼了口语表达,又学到了生活知识。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