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萍萍
(洛阳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洛阳 471000)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任何学科的教学,能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将会在教学过程的开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理论知识基础普遍薄弱,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下,一些学生认为来中职学校就是学习能够就业的技能,一些理论知识学科都是副科,学习了也不能帮助自己在就业和发展上起到大的作用,也容易从心理上忽视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这就更为物理教师教学的组织与开展带来了难度。
笔者认为,物理课程所传递的知识具有在工作、生活等多个领域应用性较强的实际特点,作为物理教师不能在当前中职院校以帮助学生成功就业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导向下随波逐流,应当从意识形态上认清楚物理学科、中职学校物理教材本身能够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利好,通过自身和教研组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物理课程在中职学校理论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借助学科教育教学开展的机会,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余,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在未来有很多可以学以致用的地方,并通过对于不同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学生多给予鼓励性评价等方式,树立学生今后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会产生畏惧学习的心理。除此之外,教师要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作为一门探究性极强的课程,要突出其神秘感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快乐地身临其境,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好引导和组织的职能,让学生通过感受操作的过程,找到正确的答案或结果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这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必然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各级教育机构改革速度不断加快,那个时期是否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幻灯片成为了检验教师与时俱进的重要参考标准。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室开始逐渐成为了主流,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更是在越来越多专业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下被精心编制成了能够集合声音、图像等元素于一体的数字化内容,这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固化呆板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为现代教育理念下构筑师生互动的探究式课堂带来了契机。尤其是在阐述知识的过程中,物理学科本身具有其科幻色彩,试想如果教师在介绍一些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时,播放一些天空中、宇宙中带有强烈科幻色彩的影视片段和纪录片,必然会在课堂开篇导入时就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现代教育可以引领好不断改革与优化的中职物理课堂。
客观来讲,一些物理学科的公式、定理、数据等已经被认定为“真理”的理论知识,无不是在学科领域先哲们多次实验和推敲的情况下,进而确立的结果。作为一门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离开了实验过程,物理课程必然会黯然失色,其传递的理论知识也会让被教育者感觉到苍白无力。
从当代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来讲,本来就是强调职业化的特点,而职业者最需要提升的就是思考和操作能力,这些是一个人走上职场进而谋得发展的基本素质。物理课程不仅会丰富一个人学习阶段的基础知识水平,更会与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学习的特点相得益彰。尤其是在强调增强学科之间联系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物理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自身所承担的只是单一的课程教学职能,而应当在实验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物理课程知识的传递和论证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水平。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要让物理实验课程充满活力,而不是教条式的死板操作,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去改变一些实验操作流程,并通过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来,这样必然会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在当前的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开展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鼓励他们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学习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对于他们的要求,这样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其次,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需求,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时期中职物理教学就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围绕着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首先要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让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