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江西省新余市五一路小学,江西 新余 338000)
《辞海》中称“游戏是体育的重要手段,文化娱乐的一种,分为智力游戏、活动游戏、竞技游戏”。体育课属于活动类课程,作为一门学科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游戏作为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对此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大多数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跑步、跳绳、做操等等。众所周知,进行体育活动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发展运动技能。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好,身体健壮,不易生病,而且肌肉结实,关节灵活,体形健美,大脑反应灵敏,记忆力较强,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小学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并且肌肉力量小,耐力差;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长时间运动,非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学中教法单一、墨守成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每次课的主题,适当地贯穿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动作要领。我在上一、二年级体育课时,就抓住低年级学生天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准备活动中,一改过去单一、枯燥、乏味的教法,带领学生做“看谁做得对”的游戏。首先教师在操场四周画上“鸟家”“青蛙家”“兔子家”“袋鼠家”“马家”的标志,接着将学生按以上动物分组,然后让学生模仿各自所代表的动物进行“清晨”活动,当听到教师发出“午休时间到”的口令后,学生迅速跑回到各自的“家”中进行休息。然后游戏继续进行,当听到教师发出到“小鸟家”休息的口令后,学生纷纷模仿“小鸟飞”的样子,飞跑到“小鸟家”休息。如此反复调换地进行练习,看看谁模仿动物比较像,谁的动作迅速。通过做这样的游戏既达到将身体各关节活动开 的目的,又能够加强学生模仿的能力。使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张弛有度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在中高年级之后各方面能力发展更为迅速。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开动他们的脑筋,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我在上五年级《通过障碍物跑》一课时,把用球、垫子、挡板等器材做障碍物的方法,改为让学生用身体姿势(如:两个同学手拉手搭成“山洞”或是搭成“小桥”等等)代替器材搭建成障碍,由每组的小组长带领其组员讨论如何变换不同的姿势,进行爬、跑、跳、钻的基本练习,并且在各小组中进行比赛。游戏中,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样的方式既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又充分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创设这种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有目标、有追求的进行学习。整个游戏过程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分而不散、活而不乱。教师结合运动技能分组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既利于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又减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师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使学生在速度、灵敏、协调、思维判断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这样避免了学生个性差异和运动强度安排的不合理,造成“吃不消”“吃不饱”的反效果
游戏不仅是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还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好帮手”。它能帮助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解决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主教材,带领学生做辅助性的游戏。例如:我在上低年级立定跳远的课时,带领学生做“青蛙过河”和“小兔找山洞”的游戏。通过让学生模仿青蛙和兔子跳的动作,既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在练习立定跳远时,双脚不用力蹬地向远处跳出,双脚落地不轻巧的重难点,又避免了由于单调、持久、缓慢的学习,造成学生疲劳、厌学的情绪的产生。又如,在上投掷教材之前,通过带领做“掷飞机”“谁的臂力大”“投过小河”的游戏,引导学生掌握投掷时出手的角度,解决投掷时要挥臂过肩的重难点,发展学生上肢力量、腰腹肌及肩带等部位的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课不单只是锻炼身体传授体育知识,还应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做“打鬼子”“穿过敌人防线”“抗洪抢险”等游戏,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刻苦锻炼、顽强勇敢、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有一位教师就以当前北京申请主办2008 年奥运会为主题,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名为“支持北京申奥”的游戏。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支持北京申奥人人有责,从中体会到身体健康、体质的强壮,与国家的兴旺发达密是不可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学生既受到了爱国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早在50 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村考古时就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儿童就用石球和陶球作玩具进行游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游戏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经久不衰。体育课作为来源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一门学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对学生进行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可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游戏上要不断创新,摈弃拘谨,将游戏更好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