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的实施

2020-12-08 15:18:34张奎峰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张奎峰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堂阳中学,河北 邢台 055650)

当前,应试教育在初中教学中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语文课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与考试挂钩的,导致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了目的性、功利性。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讲解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固定的、刻板的、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就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还有不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使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二)应试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应试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试卷分数,片面地判断学生学习的优劣。在这种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进行教学,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情况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教学内容单一。现代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只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很少有课外的延伸。例如,教师在教授《三峡》的时候,只是片面地为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让学生背诵课文,并没有做过多的课外延伸,学生所学到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课文所讲述的内容上,他们对巴东三峡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片面单一,除了能够回答试卷问题以外,学生对其他内容没有任何的了解。

(四)缺乏教学策略。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性、分层次的教学,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于试卷上问题的学习,而忽略了许多课外问题的延伸,更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导致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使得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养成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绝对的领导者,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教材中的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首先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有一定的掌握,这对教师本身视野的开阔有很大的作用。其次,现代科技的引入,为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环境,教师要对其熟练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到教学中。最后,教师应本着钻研的精神,明确创新教育的方针,用科学的精神创造理论,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等教学资源,并对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研究,充分实现人力、物力相结合的作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的是知识、能力和情感,他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中形成更全面、更强的能力走向未来的生活。在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下,教师应注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不一样的时代,加强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史铁生是怎么生活》这篇文章中主人公坚忍不拔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力量,是语文课堂与学生心灵的交流。

(三)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模式。语文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将“灌输式”的教育变为“引导式”的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并对其进行解答和分析。教师要加强对课外知识的延伸和开展,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开阔和丰富。例如,某中学教师在教授《木兰诗》的课堂上,不仅仅为学生翻译了课文内容,讲解了课后问题,还为学生做了许多关于花木兰的课外延伸。不仅如此,这位教师还为学生准备了花木兰的相关影视作品。学生观看了影片之后,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花木兰为父从军的心情,也对花木兰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四)促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的制作,并由多媒体屏幕放映,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对于课上遇到的问题,师生之间可以通过QQ 群、邮件的方式进行探讨、交流……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此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分组调查课题的相关资料,并以PPT 或网页的形式显示出来,就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