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阿拉格镇中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增强,人们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来越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要改变以往静态的、传统式的教育,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运用全新的手段调动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关注度,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情境创设教学法是指教师应用物件、语言、音乐、视频等辅助性用品,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氛围,教师通过将学生引导至所创设的情景中,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得其能够获得相应的体会,为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让学生能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情景创设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极高。
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普遍为7-12 岁,此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如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爱玩是每一个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使学生玩中学,不仅为学生构建了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够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到语文知识。
以课文《乌鸦喝水》为例,教师可以在确保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演绎。但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要求,让学生必须应用上本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新词语,如瓶子的“瓶”、乌鸦的“鸦”、叼石子的“叼”等。要想确保游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学生须要在课前做好相关的预习活动,自主学习课文中所出现的新字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更新为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给予学生相应的配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渐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符合新课标相关要求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解,不注重对学生的提问,会导致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刻等问题,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持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促进其认真思考教师的提问。
仍以《乌鸦喝水》为例,教师可以采取设置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乌鸦非常渴,千辛万苦找到了水,却发现没办法喝到水,此时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呀?乌鸦最终想到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此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继续不定时抛出问题,向学生提问,通过此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都是常见的活动教学情景。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活动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课本知识,并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学以致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盲目保持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无法让学生拥有自主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尽管学生最后能够在试卷上取得高分,但自身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优质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围绕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和主体这一理念,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之间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互相探讨,最终掌握课本知识。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小学生互相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沟通机会,使得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提升班级凝聚力。
以课文《司马光砸缸》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用于导入本堂课教学内容,通过趣味性的视频展示,可以帮助小学生持续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让课堂教学更为有趣,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此环节的教学时间。随后,教师直接安排小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本故事所主要描述的内容,了解司马光都做了什么?司马光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生们学习和弘扬?
研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不但将旧有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与新概念结合起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还提高了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理解和构建情景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丰富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升个人素养,更新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