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始于德育,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2020-12-08 15:18:34郭永家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郭永家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上漳小学,广东 大埔 514251)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开展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建设,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作为教师,尤其是校长,不仅承担着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做好德育教育,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进而有效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一、德育教育从品德开始,培养学生的向善之心

善良是德育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善良是营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灵入手,加强学生的向善之心,让学生友善待人、待物。站在校长角度来说,不仅要关注某一个班级学生的德育情况,更要关注全校学生的德育发展,营造以人为善的校园环境,打造德育水平较高的小学教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认知不同,德育教学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样是向善之心的培养,在低年级学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善良。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来切身感受何为善良,进而培养学生善良的美好品质。如在五年级“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节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善良为话题开展辩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谈一谈自己对于善良的认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教育从思想入手,培养学生崇高的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从小教师就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让学生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如今小学生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日常所接触的事物也是非常多的,由于学生尚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那一些不良的行为观念就会趁虚而入,从而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从学生思想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崇高的价值观。例如,道德与法治五年级“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这节内容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且能够将这种思想观念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价值观。此外,校长还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在校园墙壁上张贴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这种思想氛围始终都围绕着学生。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与德育主题有关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进而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三、德育教育从思想入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生内心阳光,看到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两个重要部分,心理教育应该是教育的基础,而道德教育是重点。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德育教育中如果缺少了心理教育,那德育教育也很难实现良好的效果。从目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状况来看,还会存在一些极端行为事件的发生,这主要和小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扫清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由于小学生尚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课下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引导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加强心的教育才可以使德育更加美好,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德育犹如一扇推开美好世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可以更好地看到世界的美好与芬芳。

四、德育教育从法治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也逐渐演变成道德与法治学科,从小培养学生的法治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法治内容的讲解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法治也属于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会涉及很多法律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为学生普及法治知识,并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节内容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烟酒的危害,还要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烟酒以及毒品所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是比较高的,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为此,教师就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作为校长,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为学生组织各种法治活动,可以邀请派出所民警为学生讲解一些法律常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还时有发生,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在不良行为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容易做出违反乱纪的行为,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就需要从法治入手,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减少青少年犯罪。

总而言之,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伴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