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未红
(赣州市章贡区嵯峨寺小学,江西 赣州 341000)
合作与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显著特点,体育游戏则是将体育运动与休闲娱乐融合。通过组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之中更加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体育游戏则正是利用学生这一天性,将体育知识以及体育精神融入其中,既能起到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素养、锻炼身体的作用,又能帮助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之余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因此,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的意义远超于传统意义上的玩,所以其在简单地娱乐之外更为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规律锻炼的习惯,提升运动水准。而体育游戏往往是一项集群性活动,因此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合作以及社交能力;不仅如此,体育游戏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能侧面起到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课水平的作用[1]。
不论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如何,体育运动绝对不能够直接进行剧烈的活动,为了避免活动过程之中的肌肉拉伤,运动之前必须进行热身准备运动。传统的热身运动是一套固定动作的伸展运动,其动作单调枯燥乏味,很难受到学生喜爱。若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娱乐性的准备活动,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调动积极性,二来可以给教师课堂教学规划准备充足的时间。假若教师一同参与到游戏之中,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有利于减少课堂教学工作之中的困难,对后期教学工作的推进有所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组织同学进行趣味性传球游戏,要求班级全部同学参与游戏,并且根据班级人数将成员划分并组成圆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行动力以及帮助学生更加适应群体活动,即所谓的合群。在传球游戏进行过程之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对角传球,在传球开始之前教师要简单讲授传球方法与技巧,在游戏进行过程之中,如果篮球掉落,则传球双方都要接受相应惩罚,比如操场慢跑或仰卧起坐等体能运动。如此这样便能够在帮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的同时锻炼其责任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德育发展,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帮助青少年综合进步,并为青少年提供一种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此种情况之下,小学体育会开展部分技能教学。但由于小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如若采用强制性布置课业的形式,学生可能会抵触技能的学习。但若能在教学之中增添创新性因素,例如增加游戏部分,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之中的游戏作用通常是帮助教师调节课堂的气氛,在学生对课堂学习感到疲惫倦怠时打一剂缓和剂,帮助学生重新恢复活力。例如在学习羽毛球发球的挥拍动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跳跃挥拍触物接力比赛。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接力竞赛,比赛过程之中要确保挥拍动作利落正确,前一位动作结束之后,后一位才能进行。两组用时较短的一组获胜。获胜一组可以获得加时休息的奖励。失败一方只能继续训练。采取适合的奖惩方式会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会增加对训练的热情,因此更加认真地进行学习[2]。
学生对课堂教学是否喜爱不单单取决于简单的教学环节,而取决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教学环节、娱乐环节、合作环节等。如若在课堂结束之时进行游戏,并留有悬念,那学生便会在两堂课的间隙之中始终对下堂课充满期待。学生通常会在课堂教学环节结束与下课的间隔时间段内滋生焦虑心情,因此不管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还是预习日后的知识都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体育课堂场地宽阔,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场地优势开展娱乐项目。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圈开始“递书”游戏,书本递交给每位同学时,接书者都要回答书本摊开还是合上(而正确答案则是根据每位同学站立时双腿是合并还是分开确定的),教师则逐个记录每位同学回答是否正确。并在游戏结束之时公布答案,但并不声张评判的标准,让同学课后思考,并在下一堂课前公布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便会生出好奇心,提升课堂气氛的目的也因此达到。
经上述论述发现,体育游戏将合作、竞争、娱乐等特征完美集于一身,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简单便捷、灵活自如。在体育游戏的辅助之下,小学体育课堂的学生抵触心理会降低,并且课堂教学的参与率会明显提升。学生在玩乐过程之中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