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主题班会创新设计与组织方法探索

2020-12-08 15:18:34王丽恒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王丽恒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三中学,河北 邢台 054400)

一、根据学生问题确定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和阵地。虽然传统的初中学校也会召开主题班会,但是往往是由教师控制“发号施令”,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且在班会主题方面也没有认真调查学生需求,学生认同感不强,难以从主题班会活动中汲取成长教训。要切实改善主题班会的育人质量,初中教师,尤其班主任就应该客观分析学生的现有问题,根据学生的成长中的主要矛盾去确定班会主题,由此进行班会准备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探讨班会主题。

我们课题组根据青春期的学生有梦想、有激情,但有时受年龄所限对未来又迷茫的特点,设计了“激扬青春 放飞梦想”这一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用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声音展现了青春的美好;通过观看“访谈航天英雄景海鹏”视频,同学们认识到:通往梦想的路上,充满艰辛和坎坷,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奋发,最后才能破茧成蝶,梦想成真!鼓励学生积极回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所立下的理想誓言,也可以阐述自己的兴趣爱好,由课题组老师帮助学生一同确定人生理想。由于这一主题活动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本班学生都十分认真,积极参与了话题讨论,真实分享了自己的理想诉求。最后活动在《我的未来不是梦》歌声中结束。美好的梦想为同学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奋勇拼搏,永不言弃!

二、合理使用媒体技术

丰富、有效的主题班会活动一定会对学生的精神层面有一定影响,学生将会在主题讨论中产生感动、震撼、后悔、幸福等多种情绪。那么,为了保证这一育人效果,优化主题班会的情感氛围,教师便可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活动情境,积极整合动人的音频、声像、图文资料,及时引导学生产生共情,促使学生积极代入个人情感。

如在一次“懂得感恩”的主题班会活动中,课题组老师制作了几帧动画,客观反映了学生由于叛逆心理而拒绝与父母沟通,甚至对父母恶语相向等现实场景。在主题班会活动中,课题组老师及时播放了这些动画,让本班学生陷入了沉思。然后,课题组老师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故事。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尽量为父母分忧。有些同学,面对父母的爱不能理解,老师让大家谈一谈:面对父母的爱,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或不足?学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声中更容易表露情感,当大家坦诚反思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更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那份无私的爱。接着,诗朗诵《感恩父母》更激起了同学们对爸爸妈妈的爱,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爸爸、妈妈,我们爱你们!”

此次活动中图片、背景音乐的加入,更好地营造了让学生吐露心声的氛围,主题班会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游戏活动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形成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在初中时期,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并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成为初中学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初中德育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虽然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是他们的性格十分单纯,心思十分简单,也很爱玩游戏。因此,为了让初中生在主题班会中有更加愉悦的成长感受,教师可以在主题班会中设计一系列教育游戏,关注学生的真实成长,使其在娱乐活动中感悟相应的人生道理。

就如在一次“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主题班会活动中,课题组老师希望学生能具有坚强的毅力,有勇气挑战梦想之路上的挫折,为此设计了一个趣味游戏“在挫折中站立”。开始大家都处于“蛋”的状态,游戏中,同学们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了升级,输了回到“蛋”的状态。通过游戏体验,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分享自己的游戏感悟。使其懂得:很多时候,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甚至需要从头再来。这时候需要的是永不退缩的勇气。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只有永不放弃,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在游戏中体悟道理,在游戏中自我教育,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切实引导初中生反思自己、审视自我,及时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从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一些道德启示,从而切实实现教学相长,全面优化师生的精神认识,让教师、学生共同进步,让主题班会活动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