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语文写作兴趣的教学策略

2020-12-08 15:18:34邱玉萍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邱玉萍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江口旱塘小学,江西 赣州 341105)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證,它贯穿写作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的写作兴趣呢?我结合教学中的实践与学生实际,提出如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理清说话的思路

“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说一、二段话。例如:把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观察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说话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的必要手段,在说话的过程中必须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行。学生在作文之前也要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鉴于此,将“说”与作文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园地一的习作时,习作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写好后要读给爸爸妈妈听”,我采用了先把要写的作文“说”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听明白后在协同修改;利用课前5 分钟让学生通过“说”的形式将自己所见所闻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既能丰富课余知识又能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写作兴趣。

二、提高语言的储备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绪,成为作文的“源泉”。有了这样的“源泉”,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场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变得光芒四射,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但这些都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记”的方法来获取,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在脑海里、记在笔记上,无论词句的多少,只要“记”了就会有所收获。让学生时时“记”、处处“记”,在“记”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探索生活的奥秘。只要坚持下来,经过长期慢慢的积累和内化,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也就会“文思如泉涌”、“妙笔生花”,兴致盎然。

三、积累写作的素材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事物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学生只有留心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思考和记录,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比较真实而且细致的第一手写作资料,在写文章时才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实、生动和感人。因此,教师要根据每次习作和练笔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早晨》先有意识不把学生带入自然,坐在教室里写,学生大写不出个名堂来,大多是早晨的景色是迷人的,怎样的迷人就写不出来了。然后,我把学生带到田野,带到山坡,观察秋分时节的早晨,从东方天空颜色变化,鱼肚白变为紫灰色,变红,红霞满天再到红日冉冉升起。这样通过观察学生再写,就比前次具体,生动得多了。有个同学观察很仔细,他写有这样一句话:“向东方看去,只见东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周围的白云先由黑色变为紫灰色,又慢慢地变红了,红霞越来越艳丽,万物也渐渐地被这红色的云霞笼罩着,像是穿上一套崭新的衣裳”。所以,我认为要使学生作文轻松自如,必须有意识让学生积累素材。因此,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变化,找出他们的规律,辨别他们之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增强对事物的认识,积累更多的知识,使观察成为作文时的重要来源。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

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使学生的写作得到认可,这时,他的写作欲会不断膨胀,即使老师不做要求,他都会主动写。因此,我在进行作文评改时,注重对学生的肯定,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的能力。我觉得评改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是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的激励学生,在评分时宜宽不宜紧,用赞扬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优秀作文尽量打高分,甚至打满分,在不断的肯定中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在每次评改完习作后,教师都要从习作中选出几篇佳作,在每周的读书交流会上当做范文,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并对佳作进行讲解分析,讲讲文章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还要注意在每次范读佳作是都要尽量增换新学生的文章,逐步扩大表扬面,让更多的学生都得到表扬和鼓励,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慢慢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使学生爱上习作。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打开写作道路的第一步,兴趣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