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磊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承担着向社会输送资质能力过硬与思想政治意识较高人才资源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态度的重任。目前,为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力度,高校领导人员主张从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全体教师人员应该严格恪守自身的教育职责,从多个方面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的要点问题进行准确贯彻与落实。另外,全体教师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应该始终坚持按照思政教育模式理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点在于全力促进高校各项教育计划的顺利开展,确保学生可以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素养的人才。然而,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流程较为复杂且繁琐,在管理期间很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相关问题。举例而言,像因管理理念较为守旧所引发的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频繁出现。加上管理方式滞后问题明显,导致学生多数存在抵触情绪以及心理[1]。
最重要的是,以辅导员为首的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中并未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开展相关作业活动。同时也并未将思政教育理念全面深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导致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理念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不良舆论导向作用而出现价值观偏差问题。针对于此,建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主动结合思政教育理念,从多个方面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高效学生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为确保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得以稳定提升,建议高校方面应该积极立足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措施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具体如下:
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若想得到全方位提升,就必须组建一支具备专业水平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方面应该加强对思政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重点针对当前思政教育力度薄弱或者理念意识不强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与优化,充分彰显出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高校方面应该针对思政教育团队培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引进思政教育人才,为在岗思政教师提供再培训机会。除此之外,坚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要求,针对当前时代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内在驱动力[2]。
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主张以说教师教学方法为主,这类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引起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力度,同时也不会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针对于此,建议思政教育工作应该主动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思政教育形式及内容的丰富化处理。实施过程中,建议高校方面应该开展专题研说或者辅导讲座,必要时,也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学校官方微博等,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度。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利用思政教育理念方式,实现对学生人生价值态度以及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过程。最好可以按照某些社会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以及三观。尽量从多个方面深化培养学生辨别是非以及自我约束能力,避免学生受到不良舆论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自暴自弃或者堕落等问题。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高校方面可以定期举办相应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个人的辨别是非以及自我约束能力。者可以坚持在生活中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与约束自己,让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的人[3]。
为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建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按照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并按照思政教育理念要求,积极拓宽学生认知视野,稳定提高学生自我综合能力。实施过程中,建议高校方面可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过程。如学校方面可以开设相应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通过不断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稳定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高校方面可以适当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结论: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理应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实施过程中,高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度,让学生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人生价值态度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高校方面应该加强对思政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力度,让每一位思政教师人员都可以恪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