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020-12-08 15:18:34杨艳霞魏军祥杨闻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杨艳霞 魏军祥 杨闻

(1.2.东营市技师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3.东营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000)

一、调研主要方式

调研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发放、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专业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关注软件发展新动态:由于软件学科的特殊性,知识体系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有助于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有助于确定进行企业调研的方向。

(二)了解企业招聘信息:通过企业的招聘信息我们可以最直接的、最方便的了解到企业的硬性需求,从而对本专业课程开设具有很好地指导意义。

(三)给企业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软件园区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用人信息、对技术的要求以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四)企业实地走访、座谈。利用课余时间我们走访了多家校企合作企业,主要包括山东胜软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启胜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营驱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明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万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神电子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企业,并与其进行座谈研究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

(五)给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与毕业生座谈。了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得到学生对所开设课程的认可情况,并能够即时的了解课程开设方面的不足。

二、调研分析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结构,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团队一般由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和项目成员构成,人才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一)低层是程序员,也称“软件蓝领”,约占56.5%,主要工作是听从项目组长的指导,根据设计方案编写代码。这个岗位要求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技能。

(二)中层是项目组长,也称“软件白领”,约占35%,主要工作是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对软件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这个岗位的要求是人员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较强的沟通和决策能力,解决外包项目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一层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高层是项目经理,也称“软件金领”,约占8.5%,主要工作是参与软件外包市场竞争和市场开拓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普遍沿用传统学科式体系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框架,这种培养模式是无法打造“软件蓝领”即“实战型人才”的,东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定营市技师学院及时对计算机类软件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了重大转型,把位在应用型的软件外包初级人才上。

三、关于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通过本次调研,以及调研后的教学计划改革,我们一定可以使专业培养更贴近社会化。

(一)专业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定位,充分了解市场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制定满足岗位需求培养方案。一方面,是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又是毕业生就业无门,那么如何解开这一症结呢?教育主管部门、院校、企业开始意识到院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正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势在必行的关键。

(二)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近些年来,当前的多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往往培养的是科研型和研究性的人才,在整个专业标准和实训环节上往往还是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和验证性的上机操作,很难一毕业就升任公司所给出的工作岗位。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入新的课程及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对于以学生实际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应加大力度。

2.教学标准和所学课程的改革

当前紧缺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植入课堂,深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摒弃落后的软件工具使用,大胆创新课堂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掌握出色的专业技能,进而更加适合当前企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真实项目为驱动的校外实训基地

软件技术应积极展开校企合作,多多邀请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能手,为学生讲解当前的主流开发语言和技术,并给出真实的企业项目为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4.加大力度构建双师型队伍

培养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当前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应当是本行业中的技术能手,这样一来就需要加大力度提高老师们在本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为更好地展开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为更好地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东营技师学院联合东营软件园管理中心进行企业职业技能人才需求调研,主要调研企业在招聘、任用人才方面的经验和要求,为我们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