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电缆绝缘材料的应用研究

2020-12-08 15:18:34王鹏荣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王鹏荣

(富通集团(天津)超导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引言:超导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在超导形态下可达到电能传输的零损耗,这对于电力结构来讲,超导体材料可有效节约电力传输成本。从材料本身所呈现出特性来看,超导体材料具备抗磁性,当外部磁场对材料本体所产生的磁力效应无法对渗透进材料时,此时超导体材料内部将呈现出一个稳定状态,即为材料内部磁场变化值为零。超导体如想实现超导状态,则需要达到一定的临界温度,令导体内部的电阻值呈现出一个趋零状态,以降低导体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率。从实际应用形式来看,由于导体材料本身并不属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通过在某一类状态下,物质是否呈现出一个超导状态来决定的。现阶段,已知的超导体材料已经高达2200 种,其包括元素单质、化合物等,且不同物质由于属性方面的差距,实际应用领域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可进一步挖掘出超导体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属性,通过质量、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令其替代电力网络中的电力传输组件,以此来降低输电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一、室温绝缘的应用

聚乙烯(PE)作为最常用的聚合物绝缘材料,此类材料所呈现出的性能是由聚合方法所决定的,在不同聚合手段下,材料本体的支链类别、支链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外,聚乙烯衍生材料所呈现出的特性具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增强材料本身的应用属性,需采用不同特性的组合,提高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的超导性能。通常情况下,室温绝缘材料一般以挤包型为主,通过对线缆进行挤压,来降低电线导体之间的间隔,进而避免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局部放电现象。

交联聚乙烯是聚乙烯材料在光线辐射的同时,在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交联剂(交联剂:小分子化合物,具备针对特殊基团,可令材料内部的分析实现耦联,增强不同分子之间的粘合力)。交联状态下的聚乙烯材料具有抗氧化性、开裂性、脆化性等。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绝缘电阻值要高于聚乙烯材料。

二元共聚物乙丙橡胶是一种常见的室温绝缘超导材料,它是由乙烯、丙烯混合所生成的聚合物。在正常室温条件下,其介电参数为2.8,耗损正切值3.7x10-9,且此类复合材料所呈现出的损耗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大,但其在低温下所呈现出的稳定性较高。

二、冷绝缘的应用

冷绝缘超导线缆材料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材料本体所呈现出的属性可满足低消耗运行的需求。目前,应用于冷绝缘超导体的材料主要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聚酰亚胺为超导体线缆的原材料,此类物质是一种聚合物,由亚胺、酰胺在一定条件下化合而成的物质。此类物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介电参数范围为2.9~3.1,当室温降低到液氮环境下的基准值时,材料所具备的电阻率约1.8x1017Ω·cm。聚酰亚胺材料的抗张强度较高,在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时,可通过基团之间的活性进一步界定出介电常数值,以将其降低到一个可控范围内,实现电阻值的校对,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第二,聚芳酰胺纸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以纤维、苯二甲酰胺为原材料,经由湿法、热轧等工艺制作而成,其在液氮环境下所呈现出介电参数约为2.9。但从现阶段材料特性的呈现形式来看,其在稳定性、纸张强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第三,聚丙烯纸。此类材料是以带有一定的孔隙的纸张与聚丙烯材在高压下进行制作。其在超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较高,且低温下的电阻值与常温下所呈现出的电阻值差异较小,这就提高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复合绝缘的应用

复合绝缘材料主要是将具有超导特性的材料进行整合,通过材料性能之间的互补,以提高复合材料内部结构之间的协同性。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材料之间的属性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化学手段融合在一起,这就间接降低复合材料的成本性,令其在相关领域呈现出较大的应用优势。现阶段,复合绝缘材料一般以两种衍生形态最为常见。第一,聚乙烯基复合体。由于聚乙烯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结构空间的电荷将产生移位现象,这就加速物质本体的老化问题,将其与无机物质进行组合,则可有效对内部电荷移位所产生的电流子进行捕获,然后将其均匀的输送到相应物质空间内,进而消除物质内结构空间电荷负载现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乙烯基复合体则可有效抗击因外部环境所带来的电荷击穿问题。第二,聚酰亚胺基复合体。此类复合材料,主要是通过无机纳米颗粒对聚酰亚胺材料进行性能补充,在其耐电晕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材料绝缘性。通过材料分子之间的链接,令物质在受到点击时,可对当前所接收到的电荷进行转移,进而降低材料被击穿的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超导电缆绝缘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材料本体的超导性、零电阻性可真正令电能传输实现超低损耗,这对于整个电力传输系统而言,可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节约能源的损耗率,以缓解当前资源消耗的压力。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研发人员可深度挖掘出超导材料的性能,扩展其应用领域,以促进我国行业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