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红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严重,骨质疏松成为最平常的症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增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水平[1]。作为系统性疾病,患病后患者的骨结构发生异常,在摔倒等外力的影响下,就会出现骨折[2]。对于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要注重疼痛护理,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闭合复位椎体成型术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中,应配合围术期护理内容,现将围术期护理内容和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5.7±3.4)岁;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64.5±3.8)岁,2组数据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具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2组均采取闭合复位椎体成型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基本症状,并给予护理和治疗。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主要内容如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症状治疗效果的讲述,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对老年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其治疗效果提高。安排患者进行适当休息,讲述治疗过程和治疗目的,为患者建立信心。术前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手术内容,保证治疗顺利。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不佳需要临床处理。治疗后,给予患者术后综合护理,观察患者骨骼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不良情况要及时通知治疗医生。患者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通过药物进行镇痛,防止患者出现疼痛影响治疗;给予患者恢复呼吸功能的护理: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和咳嗽,以免出现呼吸受损等症状[3]。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并发症情况,预后效果不佳,主要并发症包括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症状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最关键的护理内容。最后,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保证患者饮食的合理性。指导患者多食用促进骨骼恢复的食物,引导患者多补充富含热量、蛋白质、钙质的食物,要以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合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需求。
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并发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手术完成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以CT检查骨骼恢复良好,无疼痛,为治疗有效。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调查后统计分析。治疗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几种。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68.5±5.2)分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7±0.3)天,总住院时间(4.5±0.6)天;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7±4.6)分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0.4)天,总住院时间(2.2±0.3)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5例,满意14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85.29%;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5例,满意9例,满意度1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2例出现胃肠不适,经过药物控制和护理,好转。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为老年患者多发病,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治疗中强调舒适性和护理的重要性[4]。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与此同时,医院要求其护理水平提高,在治疗中,要对常规护理进行改革。通过积极的预后来调节老年患者的心态,增加老年热的疾病耐受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围术期综合护理就是以患者为核心,对其实施全面的、专业的护理内容[5]。围术期护理与传统护理相比,强调治疗前后的护理全面性和针对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前包括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内容。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特点,将其围术期的护理内容阐述如下。
1 术前护理:围术期综合护理强调全面性,首先与患者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症状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与患者沟通,讲述治疗的有效性,打消患者消极的念头。做好手术相关转准备,包括手术设备,与医生沟通时间等,同时给予悉心照顾。入院后强调合理饮食,要求老年患者多食用维生素高,蛋白质高但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补充红细胞和白蛋白,必要时可以给予输液补充[5]。手术前检查患者身体,确保其未合并严重心肾疾病。并对本次患者合并其它疾病进行报道。在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2 术后护理:安排患者入院休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住院环境,部分患者需要等麻醉药完全失效后才能进入病房。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检查,结合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并发症,并给予药物或相应的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要定时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并给予适当的降压药物。对心脏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体内液体平衡,给予利尿药,维持心脏负荷。
3 积极发现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护理,主要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脊髓压迫、肺部合并症和感染等[6]。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手术完成后,安排患者回病房,并对患者进行症状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如患者出现下肢麻木症状,如本次治疗中,出现了该症状,护理人员及时与医生进行了沟通,确诊为神经根水肿所致的神经根炎,由护理人员给与患者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症状明显缓解[7]。针对患者的疼痛和感染等症,给予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内容,效果良好。
4 出院指导:与以往不同,我院对围术期护理内容进行了调整,关注患者的出院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指导,包括腰背肌肉训练。术后 3天带腰围下床活动,如患者出现严重的酸痛,则需要及时处理,如无明显酸痛,可以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基于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要给予饮食指导,引导患者出门晒太阳,多食用促进骨骼生长的食物,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8]。结合患者的基本症状,如慢性腹泻症状,要给予药物治疗,以免加重骨质疏松。对于绝经期的女性,要重点预防骨质疏松,避免发生2次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本次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前就合并其它疾病,在护理中,疾病发作的几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全过程中,出现的其它并发症方面,2组均较低,但观察组经过围术期综合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依然低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通过临床其它资料的查阅,和临床数据对比,发现本次研究与其他大部分研究保持一致,由于临床上对该病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不多,因此继续对其进行上述报道。
综上所述,围术期综合护理在临床多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并发症。围术期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和治疗满意度,在经闭合复位椎体成型手术治疗骨折疾病中,可以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