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
在高中阶段,音乐特长生当前的专业学习方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已经确定。在这一阶段,教师开展声乐教学已经不能再从以往的思路出发,不能再利用以往的陈旧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为了让学生的进步更大,专业素养更高,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趋势与需求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做好声乐教学工作。
演唱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演唱者的个人技巧,对于其情感表达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在情感表达的技巧上是十分生涩的,所以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演唱方法,才能更好表达情感。无论是节拍的轻重、音调的高低、重音的位置,都决定着学生情感表达是否顺畅,只有经过发声上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演唱方法,才能更加精准表达情感。例如《鳟鱼》这首曲目,便包含了创作者的诸多情感,从看到小鳟鱼在水中欢游的愉悦,看到钓鱼者的担忧,再到看见把小鳟鱼钓起的激动惊讶的心情,都需要学生通过不同的演唱方法去表达。规范学生的唱歌方法,才能让学生表达得更加精准。一些演唱过程中的技巧,包括如何呼吸才能避免气息不足。教师所要强调绝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如何要用高超技巧去精准表达情感。
循序渐进是人学习与成长的基本特征,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学生对于声乐知识与技术的学习,都无法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时间去累积的过程,不可能马上掌握所有技巧,了解所有相关知识,不可急于求成。但是许多声乐教师迫于自身的教学压力,都会有揠苗助长的问题,利用强迫的方式去让学生迅速成长,不但无法保证学生的进步更快,反而可能让学生感到过于疲惫,失去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为了真正让学生学好声乐,教师必须要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规律去完成对于音乐知识以及技术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节奏过快,学生可能在还未掌握基础知识与技术的情况下便要演唱更高水平的作品。这往往会让学生不得要领,利用错误的方式去演唱,特别是高音的处理如果不合理,不但无法精准传达出歌曲情感,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因错误的演唱方式而损伤声带。因此在初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演唱一些较为简单、时间较短的曲目,例如《雪绒花》,这首歌容易上耳也容易上口,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色与共鸣腔体,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技巧后,便可以尝试一些更难的技巧,尝试一些更加高难度的曲目。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声乐演唱方面同时如此,部分学生声音铿锵嘹亮,也有部分学生的声音婉转柔和,这都是学生声音的不同特征,也是教师开展声乐教学时必须要重视的因素。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不同,适合演唱的曲目不同,适合的演唱技巧也不同。音域处于中低音区的学生,如果硬是演唱高音曲目,不但音高上不去,还可能损伤声带,而音域处于高音区的学生,演唱低音区的曲目,也会显得不够自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生理特点各不相同、嗓音条件各不相同,所以最终呈现出音色与感觉,即便是硬去改变,也是很难改变的。也正是每个学生音色的不同特色,才能让音乐的色彩更加丰富,教师必须要懂得尊重学生之间音色的差异,根据学生的音色去选择引导学生学习的曲目,才能让学生将自身的音色优势发挥到最大。例如学生的音色甜美,可以尝试更多去演唱清新的、跃动感强的曲目,学生的音色低沉有磁性,则可以尝试挑战一些较为庄严肃穆的曲目。对于自身定位的明确,是学生成就感的来源,教师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必须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唱好什么,适合什么。
以上曾经谈及,学生的不同音色,决定着其适合的曲风与曲目,这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了解自己的音色优势,并且把音色优势发挥到最大,才能让学生的个人魅力得到充分体现。高中音乐特长生是已经具备一定乐理知识基础以及技术基础的学生,所以对于学生音色的判别是相对更加简单的,分析学生适合的曲目也更加简单。虽然各个曲风都有数不胜数的对应曲目,但是实际上有部分曲目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高中阶段针对特长生的声乐教学,相对于传统声乐教学来说更加重视专业性,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技术基础,教师则需要的学生的优势才能够从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基础,凸显学生的特长,才能让学生的收获更多。因此以上总结了声乐教学的有效措施,望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