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探讨

2020-12-08 21:30:25刘春养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言语文课堂教学

◎刘春养

随着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大力推动语文课堂阅读的开展工作,重视朗读的重要性,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培养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依旧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未太重视朗读的实践训练课程,实际上教师朗读安排的课程太少,缺乏教学意义,很大程度上把它归纳于形式的教学一部分,这一问题影响着学生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因为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氛围不浓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求学生们大声的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但却没有教授及指导学生如何去利用文字表达情感,对文化素质薄弱的小学生,会造成对语文学习怠慢的现象产生,结果阅读技巧没学到,朗读能力提升空间变得更难。

除此之外,很多老师没有与学生们很好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导致学生们自身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得不到提升,阅读水平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厚的现象,教学课堂开始枯燥无味,都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途径

(一)深入理解课文

了解阅读朗读练习本身含义,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就必须要具有科学化和系统性,教学理念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朗读,在小学语文这种感性化偏多的课堂时普遍会产生很多共情的情况,以具象阅读进化模式为主,教师要掌握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紧跟文化潮流脚步,听听学生的感想和意见,进一步促使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阅读朗读能力,才能更好地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朗读表达的主动性、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强大冲击,为学生语言综合发展做好促进作用。

(二)语言文字范读指导

在培养朗读能力的过程中,正确阅读方式是朗读的基础,学生语文阅读时需要以朗读教学作支撑,而朗读的顺利推动是需要正确的拼音口语表达训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在朗读教学中,注意语文正确表达顺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运用技巧。加深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工作。

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朗读教学模式,以提供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感以及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朗读习惯,注重朗读的技巧提升,才能要保障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朗读。

(三)多元朗读训练方式

教师应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基于角色的阅读,个人阅读,自由阅读和集体阅读等不同的角色来指导学生大声朗读。给学生讲解角色的背景,指导学生必要的语言技巧,如角色情感的变化需要怎样的语调。例如,在学习《草原》一课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断句技巧进行明确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文章的朗读,对朗读的文章语速正确的控制,把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声情并茂地体现出来,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标准的朗读部分进行指导。只有正确地使用抑扬顿挫朗读方式,才能进一步保证学生理解文章重要的情感,保障情绪上的饱满,增添朗读的效果,学生愉快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发挥出朗读教学的重要价值。或者运用变声剪辑或者虚拟声音进行动物的配音,激发学生进入语言体验状态中,从视觉与听觉上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进行理解。或者播放文学家作品选集,比如在小鬼当家电影中,老师用标题引导学生用朗读的形式创造一个新鲜的故事。通过形象的教学课件,运用优美辞藻,转变朗读的训练方式,提升朗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开设课外课堂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因此不局限传统课堂内容要丰富语文学习素材,达到会用语文表达思想、传达意义的能力。比如,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情景剧交流时,灵活运用历史题材的电影,培养学生对电影情节中文言文的理解。或者开展情感主题班会,组建自由表达小组,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从而顺利地进行语文朗读练习。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角色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式,通过角色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以自己的理解将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学生结合语调、语速、语气、剧情变化,需要用到的语言技巧,加入适合的对白,有利于突出课本角色的性格特征。建立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积极性,提升对语文阅读朗读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的意义

(一)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

开展语言朗读的实践课程,教师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利用,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灵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对学生在学习前人思想中得到启发,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事物认知和情感感知能力,也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进一步促使学生的理解和文化素养提升,为日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朗读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基础,根据语言文字特点,引入优美形象的诗词和寓言故事,有感情地朗读或摘抄,吸收与积累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思想潜能的发展,保障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审美情操,丰富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朗读的方式对学生自主吸收语言魅力的训练具有启发性。

四、结语

以上所述,教育方式创新给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带来了益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语言朗读训练技巧的增长,推动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提升,领悟语文其中蕴含的多重情感。

猜你喜欢
语言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有我语言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