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广西 南宁 530105)
2020 年春节将至之时,本应是酒店业经营的黄金周,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进入“冰期”,大部分酒店在本应踌躇满志的时节,却不得不暂停营业。为数不多的酒店或是响应政府号召,加入防疫战为提供防疫服务,或是在区域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部分住宿、餐饮的小范围开放。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仅在春节期间(1 月24 日-1 月30 日),旅游业损失就已经达到了5500 亿元左右,且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的严峻局势,保守者认为酒店业的低靡期可能会持续到明年,这对酒店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与其被动地闭关等待“冰期”解封,或许我们可以思考,经过此次疫情,酒店业未来有何发展之路。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酒店推出AI 智能服务体验,打造智慧酒店、无人酒店。但更多的出发点在于博人眼球,让消费都体验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奇感受,大部分消费者初次体验之后,便很难有再次消费的冲动。考虑到投入产出关系,很多酒店并没有投入开发相关智能项目。然而,此次疫情,又再一次提升消费者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飞沫及接触传染方面的卫生,智能化无人服务不再仅仅是为了猎奇,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避免接触感染。同时,酒店内的客房控制系统,实现住客通过一部手机或平板,即可控制客房内的灯光、音响、电视、窗帘等一系列用具,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给住客提供了便捷与安全感。即使疫情结束后,消费者对于公共卫生的需求、行业对公共卫生的标准较以往也会大大提高,酒店推出智能化无人服务将是趋势。而对于智能化的推行成本,笔者认为需求会拉动研发生产力,促使成本下降,而酒店方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必要的智能服务设施。引入智能设备后,代替酒店本身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力,将原先的岗位合并或转岗,节省人力成本,也有利于酒店的长期发展。
2018 年,@花总丢了金箍棒曝光了多家知名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引起一片哗然,酒店卫生乱象迅速成为热点,被曝光的众多酒店也卷入舆论漩涡。其实,由于酒店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酒店卫生乱象在酒店业早是屡见不鲜了,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使酒店清洁工作透明化,让消费者住得安心、放心,一些企业已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2019 年,市场上已在推广应用一些智能产品,使消费者通过手机客房端,房间二维码等设置,轻松查看客房清洁全过程,床单布草清洗消毒的过程。随着此次疫情,消费者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重视,提供环境清洁可视化服务的酒店,将会更受青睐。
酒店由于其住、餐、会、娱等主营业务模式,大部分酒店都在此次疫情被动暂停营业,酒店从业人员无奈只能居家隔离休息。2003 年疫情之后,酒店业发展了线上销售的模式,然而由于服务业与实体产业的不同,线上销售无法解决最终的消费问题。为规避产品单一的风险,在经营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如何使酒店产品多样化、业务多元化,是酒店人需要思考的问题。2020 年1 月29 日,在防疫阶段,美团率先提出无接触配送并实行,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随后,各餐饮外卖、快递配送等行业相继推出了零接触配送,某些酒店餐饮也进行了改良,推出零接触餐饮外卖,这其实是外卖餐饮业的发展,倒逼酒店餐饮业的改革创新。也许在疫情期前,许多酒店管理者对于酒店餐饮外卖提高的收入仍不以为然,相信此次疫情后,或许会有酒店餐饮外卖的新局面。另外,酒店的专车接送服务是否可对外提供?专业洗涤业务可否对外开放?又或者可否与类似于宜家等家居装饰用品、家具家电等企业合作,开发线上消费与线下体验一体化的平台,所见即所得,推广销售酒店及客房内的一切产品?……这些都需要酒店人的探索与创新。
疫情发生后,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了口罩难求、酒精难购的场面,消毒用品、防护用品的充分准备,对于酒店这样的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疫情期后,酒店可适当囤购一定的消毒防护物资,如遇突发事件,再及时增购。同时,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办法。
根据2003 年的疫情情况,疫情结束之后,人们闷在家里已久,虽早有一颗想要外出旅游、聚会的心,但往往对病毒还心有余悸,所以旅游业也并没有马上迎来报复性的反弹,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复苏期。这时,酒店业可多策划一些绿色、养生、健康的主题活动,吸引人们关注,提升酒店知名度,帮助酒店尽早复苏,另外,绿色环保酒店,也可很好地帮助酒店节约开支成本。
以上仅是对疫情过后酒店未来发展的简单思考,而在疫情期间,大部分酒店主营业务暂停,大多数酒店从业人员停业在家,此时酒店人可做哪些努力呢?
笔者认为,此时是酒店修炼内功、精简架构、提升知名度的最佳时机。首先,疫情期间,增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提高执行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其次,疫情期间,许多停业在家的酒店人员,可能会考虑更换工作,造成人员流失,酒店需把握住核心团队人员,同时考虑精简组织架构,减少劳动支出预算,毕竟丢失了一个春节旺季的收入,还要再打至少几个月的持久战,财务预算适当收紧。再次,通过内部平台网络回访会员顾客,维持老顾客粘性。最后,加强宣传,提升酒店知名度。结合疫情期间,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开展一些线上活动,如录制餐饮教学视频、生活技巧教学视频、发布健康养生话题讨论等,提升知名度。
春天来了,我们坚信,可以打赢这场防疫战,我们也坚信,饱经磨砺的酒店业,也必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