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男
(中共遵化市委老干部局,河北 唐山 064200)
这样的老干部,他们在退休或离休之后,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虽然离开了他们为之日夜奋斗的工作岗位,但却一定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积极乐观向上,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关注民生需求,关心下一代,这类老干部,在思想意识里仍旧保持着党的作风和理念,他们愿意为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这类老干部,他们在工作时能够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但是在退休之后,他们的思想会有所放松,虽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但是却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拼劲,觉得自己已经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退休了就可以安享晚年了。这样的老干部在思想政治上虽然不积极上进,安于现状,不能再为“大家”做出贡献,却会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小家”,管理好自己的“小家”。
这类老干部,他们在退休之后,因为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当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时,心态就会失衡,觉得自己老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了,一旦生活待遇或某些要求达不到他们的满意,就会产生消极堕落的情绪,导致人生价值观产生偏差,而且还有一些老干部因为不同地区的待遇有所不同,而进行相互间的攀比。还有的老干部因为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和保守,对于新时代的一些时尚看不上眼,更对那些贪污腐败等等现象十分的抵触,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十分强烈的抵触感,时间长了,就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不愿意再接受党的规章制度的管理,思想上走向极端。
离退休干部思想建设是保持老党员、老干部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不竭源泉,是增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加强老同志思想建设就要紧贴老同志实际,在提倡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读书看报、座谈研讨、交流讲学等形式。要充分发挥好老干部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主阵地作用,把老干部思想教育引入课堂、融入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老同志接受教育。要加大离退休干部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力度,创新更为直观、便捷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习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建设与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老同志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紧跟时代潮流。
从思想上关心老干部,与从生活上关心老同志,一个属于务虚,一个属于务实,看似不相干,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真正从生活上关心老干部,真正为老干部办了实事、做了好事、解了难事,才能赢得老同志的真心,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否则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空中楼阁。从某种意义上说,从生活上关心老干部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多思想问题的解决来自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现实需要的满足。一般来说,矛盾比较集中的是养老金、看病难、药费贵、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等问题,这些与老同志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就会引起老同志的思想波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离休和退休,高龄、重病、空巢、独居等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针对性,要提供个性化服务。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而老年群体中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者更是弱势中的弱势。针对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把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就更为关键了。有了物质关怀的精神关怀,才更接地气。
一是建立老干部联系卡。联系卡登记有老干部个人基本情况和为老同志提供服务的常用联系电话号码。二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联系制度,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工作人员分组分片联系市内市外老干部,平时通过走访、微信、电话、QQ 等多种联络形式加强与老干部及其家属的联系,及时掌握老干部的身体、生活、家庭关系的情况,做老干部的贴心人。三是坚持住院看望制度。对生病住院的老干部到医院普遍看望一次,对长期住院的要定期看望,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护理、用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单位人性化管理的优势。四是坚持生日祝寿制度,对离休干部上门祝寿,表达心意。五是坚持节日慰问制度。把重阳、春节老干部走访慰问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六是对独住、特困离退休老干部要经常联系,定期看望。
老干部群体是老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必将对全国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与推进产生重大影响,带来积极的探索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