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分析

2020-12-08 15:18:34任艳兵赵兵涛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任艳兵 赵兵涛

(南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河南 南乐 457400)

一、文物管理的作用

众所周知,文物代表着各历史阶段发展的关键性特征。每一件文物的流传,都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对文物进行管理,除了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外,还能增进对文物的认识,为史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因此,文物管理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通过对文物的有效管理,可以增进对文物的了解,并知晓相应的历史朝代。在文物管理的过程中,能直观地深入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崭新的目光来认知文物,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文物管理过程中,还可以提高想象力,更加清晰地掌握文物的具体来源与事件,让人们了解到更宽广的历史知识,并且忆苦思甜,更珍惜目前的生活。我们要保护好文物,并且大力传承仅存文物,让后人通过观看这些文物,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对这些遗留的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文物的科研作用,使史实展示更加准确,科研成果更加权威。所以文物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和意义,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条件以及制度的落后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的过程中,馆内的条件以及制度都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当前的博物馆大多都存在经济条件不足以及管理制度落后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经济条件的不足,导致博物馆无法为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提供较优越的环境。一些博物馆虽然在文物的保护管理方面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并没有阶段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或不重视制度的执行,这也就造成了制度如同摆设的现状。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就不能够保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现在我国虽然陆续出台了《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条例》等行政法规,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没有对博物馆文物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物管理工作中的规范作用还不够。因此,在博物馆管理实践中,很多博物馆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工作,而很少主动进行改进,有些甚至不了解文物的保护意义。在这样的管理背景下,管理人员对文物的管理意识愈发薄弱,而工作人员也深受其影响[5]。

(三)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博物馆专业人才缺口很大,大部分的地方博物馆在招聘专业人才时并没有遵循严格的筛选标准,招聘的专业人才并不对口。这些人员缺乏文物保护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三、博物馆文物保护有关的措施

(一)强化管理意识

虽然博物馆管理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完善,但也对博物馆管理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如在《博物馆条例》第十一条中规定了博物馆应该制定章程,并列举出了章程汇总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容,其中就有对藏品的展示、保护、管理、处置的规则。因此,博物馆应该制定自己的章程,并在章程中根据收藏文物的实际情况,对文物的管理做出细致的规定,以此规范文物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让他们认识到文物管理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给予博物馆工作人员文物管理的动力与压力,进一步强化博物馆人员文物管理的意识[4]。

(二)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新鲜有趣的参观体验,更是对博物馆传统管理、保护及运营理念的革新。由于高校博物馆藏品多、人手少,藏品的规格、大小也各不相同,依靠传统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对藏品进行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功能完善的高校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系统,对藏品的基本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主要包括藏品的数量、价值、存放状态、存放位置,以及出库时间、理由、走向、预计返还时间等,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对藏品的借展、维护、保养等情况实时掌控,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不仅如此,如果建立一套全国通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还能实现藏品信息在博物馆和高校间的全面互联,逐步实现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3]。

(三)文物藏品的科学保护及保养

文物藏品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要对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及保养。对文物进行保护及保养的前提是了解文物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年代、材质、颜色、出土时间等,以及文物的内在价值。对文物的保护是为了防范外界因素对文物的破坏,对文物的保养则是为了延长文物的寿命。文物在经过长时间自然环境的侵袭或人为的损坏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文物非常容易被损坏,尤其是纺织类文物和纸质文物。如果无法保证文物的保护和保养,就无法开展博物馆展览、陈列等宣传活动,不利于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同时,针对不同材质与类型的文物,其保养方式也不尽相同,文物库房保养工作者应该要充分了解各类文物的基本信息,并据此选择合理的方式做好科学保护和保养工作[2]。

结束语

总的来说,博物馆中的文物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对其进行保护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及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重视文物存放的环境,做好文物管理方面的安全防护工作,减少对于文物的破坏,在保证文物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促进博物馆的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