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净
(内蒙古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软基处理难度较大,施工中存在大量干扰因素,施工人员要准确掌握软土地基的地质特点,将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应用到位,以解决软基强度低、压缩性高等问题,给公路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详细探讨了公路软基处理工程中的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复合地基法在现阶段的公路软基处理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在其中布设合适规格的桩体,借助适量的桩结构达到提高承载力的效果。此时,软土地基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桩体可分担大量荷载。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桩体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水泥搅拌桩。从现阶段的公路软基处理方式来看,水泥搅拌桩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此桩体结构以水泥为原材料,按特定的配比与水混合后形成浆液,将其注入软土路基内,待水泥凝固后形成强度较高的桩体结构,与加固区域内的软基共同受力。此方法优势在于显著增强地基稳定性,解决了因软基稳定性不足而发生局部沉降等不良问题。(2)预应力管桩。预应力管桩的优势在于桩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可实现高效施工作业,成为公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手段。预应力管桩可采取的成桩方法较多,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静压法、中掘法等,相比之下又以静压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此方法在多数软基处理中都具有可行性,如松散状态的非饱和土或是性质偏软弱的饱和土,其处理思路在于提高土层的密度,从而达到提升路基质量的效果。现阶段应用较为典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堆载预压法,主要借助大量的重物而实现,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使土体固结,为有效改善软基性能不足的局面,通常还需设置排水池板。二是强夯法,其操作方式较为简单,重锤是重要工具,通过重力的作用夯实土体,经验表明强夯法在粉土路基处理中具有较显著的应用效果。
以地面线为基准,要求填筑前的设计线与之呈平行的位置关系,在满足此条件后即可分层填筑并压实,施工中需控制好各层的填筑厚度,使其尽可能趋于一致。路基填筑中可选用的材料较多,如粉煤灰、红砂岩等,其普遍具有抗剪强度高、回弹模量大等特点,但要注重对填料粒径的控制,正常情况下不可超过150mm,且要从公路建设情况出发,满足最小强度要求。
在完成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之后,由于路段需要承受自重以及振动等,很容易产生沉降情况,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沉降控制技术,对高速公路路基合理控制,确保地基自身稳定可靠。首先,做好路基基底强化处理工作,在保证基底稳定的基础上,采用换填法以及强夯法和水泥搅拌桩法等来对路基基底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提升。其次,需要在路基填筑当中对分层压实和填筑工作同时运作,在操作中,结合施工标准以及规范,在完成施工操作之后,对其实施一段时期的沉降观测分析工作,对沉降状态有效掌握和合理分析,若是产生沉降,就需要采用相关对策做好补救工作
过渡段开挖台阶时需要控制好坡度比例与宽度,经过开挖处理后再填筑。具体而言,做好待处理路基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杂物清理、初步整平等,再进入正式填筑环节,初期需要恢复边线与中线,从低处到高处逐步开挖并形成台阶,且在开挖过程中需兼并展开填筑作业,确保各环节的路基填筑施工质量。填筑采取的是分层的方式,各环节的施工都要依据规范完成,并严把质量关。
施工单位应对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核查,并从中选取一定的长度作为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据此对相关的施工参数进行确定,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在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此,应确保观测装置的埋设与设计要求相符,监理人员应对观测基桩的布设情况进行检查,看观测基桩是否受到施工的影响,还应进行定期复核。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应对观测装置进行保护,如果发现观测装置损坏,应及时进行恢复,以此来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2]。
全面掌握路基实际情况是顺利推动施工作业的必要前提,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客观评价路基沉降情况,以此为参考选择相适应的施工技术。为确保监测结果的精确性,需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现阶段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是位移观测桩,观察区域设置在与路基坡脚相距5m 的位置;二是分沉降观测桩,此部分与路中心间距较小,以0.5m较为合适。伴随填筑施工作业的持续推进,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提高观测桩的高度,并加强保护,以便全面做好路基沉降观测工作。此外,若路基性质发生变化,所采取的观测方法也应随之调整。为确保观测结果的可靠性,通常观测时间应持续2 周,各项数据都要得到完整的记录,为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软基的处理要求确定合适的强夯标准,再按照规范有序完成强夯施工作业。软基强夯施工的细节较多,需注重如下几点:首先,施工场地要保持整洁、干净的状态,若存在障碍物则要及时清理干净;其次,根据设计图纸,合理设置夯点,同时通过检测的方式明确地面的相对高程情况,再选择强夯机组,将其转移到待施工区域;再次,调整机组的位置,使其满足特定的高度要求,由于机组自重较大,因此需得到吊机的支持;最后,施工人员需加强检查,避免歪斜现象,并处理坑底的坑槽现象,提高其平整度。
公路网络逐步扩宽,在此发展趋势下公路建设过程中极容易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基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因此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处理软基,提高软基的强度和承载力。实际施工中则要加强选择合适的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挑选类型和粒径都合适的填料,按规范完成填筑施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给公路工程其他环节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