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俊如
(中共易门县委党校,云南 玉溪 65110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用互联网技术对党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档案进行全面、系统、规范、清晰管理是新时代条件下党校学员档案的必然要求,它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上引入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极为快速的提升档案分类、查阅、利用等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党校学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摈弃陈旧过时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加强对新时代条件下党校工作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的学习,努力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综合素养,大胆探索和创新党校学员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提升党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上都取得显著成效,党校档案管理新老方式正进行着有效的无缝对接,档案管理的效率逐步提升。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开始逐步、全面的转型信息化学员档案管理,也同样存在一些实际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例如: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体系的路径并不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人员缺乏全员意识等。因此,在党校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首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的体系建设,在长期完善、优化的过程中将档案管理这类系统性的庞大工程做优、做细,绝不急于一时,造成档案管理拥有了强大的网络技术做支撑,以及完备的各类电子硬件设备做辅助,却在统一迁移的过程中党校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无序,而应紧紧围绕着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以及档案管理事业改革的大方向,立足于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实际需求,将党校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在循序渐进中有序进行,然后在实际的档案迁移管理过程中,结合不同管理阶段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在保证管理进度与管理方向不动摇的基础上,适当性、灵活性的建设党校档案管理体系,在具体的管理流程中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经验,提出档案管理技巧,完善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党校档案管理的实际流程。
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在信息技术与发展方向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党校的档案管理模式也仍一直不断地在基础管理方式上吸纳新颖的管理手段及监督手段、预防手段,因此,为了保证党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一直与时俱进、紧密相连,在党校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的操作人员需要实时的结合国家档案管理的发展政策与发展方向及时地调整自身,学会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紧紧跟随党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实效的、切实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标准要求自身、完善自身,使档案管理操作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依然保持较高的学习意识,以此提升档案管理操作人员的档案管理业务技能,例如:在党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定期灵活、实际的制定完善档案管理标准与管理制度,以此结合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对应的规范约束,同时,定期地组织人才培训,在实际的业务培训活动中,结合培训主题锻炼档案管理人员的实操理念、精神理念。
采用信息技术完成党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完全、单一的依赖互联网,将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直接废弃,而应在采用新型便捷技术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预想到使用信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再结合传统档案管理中较为根深蒂固的问题,渗透融合,提升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质量。因此,在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党校档案管理时,对于电子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与安全性设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精细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全面完善档案管理的风险防控,对于党校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全链条进行风险性的泄露隐患排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源进行分析、模拟,以实际的分析验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及具体风险应对措施。如,设计全自动的档案监控设备,二十四小时对党校的信息化档案数据库进行监管,避免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可能基于安全漏洞问题发生的档案资料泄露,构建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体系,提升档案存储的对应空间,重视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日常备份,以此保障数字化档案受损时可以及时地进行备份恢复,将损害影响降至最低。
总之,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条件下,融合“互联网+”理念将党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信息化,既能基于党校档案的多样性在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中将党员档案归类、细化,减轻传统纸质档案保存、管理的繁琐,又能切实的在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自如,以信息化的处理技术、维护技术预防档案信息化管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使档案管理发挥其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