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的旅行

2020-12-08 14:38沈仲亮
时代邮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旷李杜结伴

文 沈仲亮

公元744年的一个夏日,洛阳的天气有点热。这一天,大骚客李白遇到了小骚客杜甫,一个44岁,一个33岁。

在诗歌写作的最佳年华,两人相遇了。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仅是一次邂逅,但置于千年流淌的诗歌血脉里,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相逢。

其时,在诗坛上,李白已经红透了半边天,而杜甫也处于稳定的上升阶段。不过,在仕途上,两人都不如意。在长安厮混数年的李白,终究也没谋个正经八百的官位,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一路闲逛到洛阳。而杜甫多年前就科举不顺,也困顿于洛阳,正打算去长安放手一搏。

此时的洛阳是唐朝的“东都”,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在这里,两个骚客的人生轨迹交织在了一起。

早几年来的杜甫,显然对洛阳更熟悉一些。一大早,杜甫便带着李白穿小巷、寻里坊,体味寻常生活的烟火气息。他们从定鼎门逛到龙光门,边走边聊,一起驻足,一起叹息。不知走了多远,只知道太阳已经下山。在这座城里凭吊历史、感叹怀才不遇,是一个颇显情商的选择。他们之后,宋代名臣司马光就曾感叹:“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李杜二人也有遗憾,洛阳的牡丹早开过了。不然,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花下,他们也许会触发更浓的诗情。分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说分手,谈何易,特别是心理极度敏感的诗人们,本来就充斥着满肚子的离情别绪。

五步一回头,十步一停留。最终,两人约定秋天在梁宋再会,那里的秋景很美,还可以访道求仙。秋天很快到了,两人如约见了面。梁宋就在如今的开封、商丘一带。在那里,他们经常拉着手一起走在街上,晚上睡觉更是同盖一条被子。对于这段经历,杜甫后来在诗歌里也进行过追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这次梁宋之旅,对于李杜而言,最值得回味的便是凭吊了一处琴台。那是开封城外的“吹台”,春秋时期盲人琴手师旷就在那里弹奏。寂寥的旷野中,他经常自己弹给自己听。

相传,为了练得一手好琴,师旷用艾草熏瞎了双眼。这一切,只为了排除外界的纷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种决绝的态度,为亘古的琴声平添了一抹难以名状的悲壮色彩。李杜二人游览时,吹台已经破败不堪。两人兴高采烈地登上台,又若有所失地走下台。就要离开时,李白突然在吹台前击剑而歌,杜甫则默默打起了拍子。秋后,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的脸上,映出的是清泪。回应他们的,只有前方缓缓东流的汴水。

翌年秋,李白和杜甫再次结伴到山东游玩。此后两人一个南下江淮,一个西上长安,踏上更漫长的人生旅途。

事隔多年,两人仍对这段结伴旅行的经历怀念不已。李白写过几首思念杜甫的诗歌,情真意切。而杜甫写的就更多了,他春天想李白、冬天也想李白,在天尽头想李白、在梦里也想李白,于是就有了《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歌。

一段旅行,见证了一段伟大的情谊。千百年后,这段旅行伴随着情谊,被后世膜拜。

猜你喜欢
师旷李杜结伴
和李杜合影
师旷论学
和李杜合影
师旷撞晋平公
跳房子
自愿结伴抱团养老
师旷妙语劝说平公学习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
——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
夫妻结伴玩会让婚姻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