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亮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1)
近年来,高校各种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等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了完成各项目任务,购置了大批的教学仪器设备,形成了价值庞大、数量众多的固定资产,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整合和盘活、部门共享调剂、市场化统筹运营、绩效考核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1]
由于我国高校的体制问题,学校的一些工作是主要负责人决定的。负责人重视的工作,各单位也重视,开展的就好;负责人不重视的工作,各单位也不重视,开展的就差一些。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建设形成,争取资金比较容易,引不起高校负责人的重视,也有的高校负责人忙于学校的其他主要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虽然各高校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没有得到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一些高校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不能很好地执行,流于形式。
一些高校为了如期完成建设项目,使用完专项资金,在固定资产购置时,容易重复购置相同的固定资产,或者没有对项目中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认真的论证,采购了使用率很低但价值却很高的固定资产;也有的部门上了新项目,为了方便使用,而大量购置计算机等通用设备,自己使用率比较低,又不愿意共享使用,形成了闲置资产;也有的高校对购置大型设备可行性论证或准备不足,采购后没有厂房安装,放在外面,任凭风吹雨淋,造成严重浪费。
现在高校的固定资产是“谁买谁管、谁管谁用,分散放置、独立管理”的管理模式,仍处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初级阶段。在各高校中,固定资产互通有无、开放共享不够。高校的固定资产处在封闭的管理模式下,没有固定资产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也缺少固定资产共享激励与管理机制,导致固定资产共享程度低。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精密设备,专用性比较强,加之学校宣传不足,其他单位又不愿意求人,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2]
虽然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实际上也有一部分经营性活动,如固定资产外租、校办企业等。由于高校行政化比较突出,固定资产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不能充分按市场要求进行操作,限制了本身的发展。同时高校中的实习实训楼、图书馆、游泳馆、运动场、学生宿舍、餐饮中心、休闲广场及生态景观等资产,在节假日长时间闲置,不对外有偿使用,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也形成了资产的浪费。
现在各高校利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实现了现代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一般不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形。高校固定资产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实行的是资产无偿占用制度,在使用时不用进行成本核算,导致各高校缺乏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意识,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应用,存在浪费、闲置乃至固定资产隐性损失等现象。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大势所趋,是管理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抓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才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校负责人高度重视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不仅是高校负责人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也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经常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宣传,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引起领导层和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从思想上认同并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主要负责人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经常召开调度会和协调会,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问题;要下发具有实质管理意义的红头文件,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同时各高校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顶层设计,加大资产整合和盘活力度,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充分利用起来。有效盘活存量固定资产,既节约了资金,又减少了积压浪费。学校要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打破院系、部门、学科、专业的界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把闲置的固定资产重新整合,统一使用,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高校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调剂使用、共享共用机制。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高,实现调剂共享后,避免其他部门重复购置,可以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实现固定资产的良性循环。利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有闲置固定资产的部门通过管理软件,发布闲置固定资产调剂信息,其他部门有关人员或教职工可以通过管理软件进行查询,查到自己所需的设备,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到有关单位办理相应的借用手续。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高校、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等部门之间搭建统一开放的固定资产共享平台,促进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领域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鼓励跨学科、跨行业交流使用,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4]
高校闲置的固定资产在实行共享机制后,仍有闲置的,可转为经营性资产。加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5]对租赁资产要严格执行公开招租制度,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评估基准价为基础,不断加大招租力度,保证资产租赁阳光操作。对投入到校办产业的经营性资产,要按市场规则,进行市场化运营。高校要按照程序和制度要求,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确保高校的经营性资产能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实验室的潜力,承担社会服务任务,进行来料加工、汽车维修、操作实习培训、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等,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又增加了收益。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有偿服务,让先进技术设备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在构建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本着定义明确,概念清晰,易于理解的原则设计,操作简便,具有可操作性。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既要有定性指标,也要有定量指标,这样才能对固定资产管理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定性指标体系主要考核高校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及责任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二是固定资产购置是否符合国家的配置标准和预算计划;三是固定资产账账、账实是否相符;[6]四是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定量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率、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固定资产使用率、固定资产完好率、固定资产收益率等指标。[6]通过绩效评价,促使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从注重日常管理转移到注重资产绩效管理,设法提升固定资产绩效。对于长期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部门,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促进固定资产合理配置。
各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成权责清晰、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约束有力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大资产整合和盘活力度,建立跨校内部门和校外各单位之间共享调剂机制,积极促进市场化统筹运营,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实现高校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