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荣
(东莞市厚街医院,广东 东莞 523960)
会阴侧切目的是加快分娩、保护胎儿,避免由于器械助产、难产等损伤肛门括约肌,严重影响到产妇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1]。故如何加强会阴保护,降低会阴侧切率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国际产科护理以“Orem护理”为基础,贯穿于产妇整个分娩期,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取得了显著效果。
选定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00例产妇,随机分组(每组3600例)。实验组:年龄28~42岁,平均(35.62±1.4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2±1.04)周。参照组:年龄29~40岁,平均(35.59±1.41)岁;孕周38~42周,平均(39.69±1.01)周。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参照组:产妇入院后护士及时建立病历档案,加强血压、胎动、胎心监测,指导其正常、科学饮食,宫口开大至2~3 cm时,将其送至产房,以传统方法指导产妇用力分娩。
实验组:①成立国际产科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名产科医生、6名助产士组成,对组内成员全面培训,以现场组织的方法床边示教,培训完成后组内成员均应受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②国际产科护理应用:护士利用纪录片、动画、幻灯片等方式向产妇讲解分娩所需要的物品,详细告知其分娩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完善入院相关手续。护士告知患者运动及饮食的重要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评估心理状态,积极向其讲解以往成功分娩的案例。宫口开大至2-3cm时,将产妇送至分娩室,以一对一的方式分娩。宫缩间歇期缓慢用力,宫缩期快节奏的张口哈气,娩出胎儿2/3时,指导产妇张开嘴巴,进行喘息式急促呼吸。娩出胎头全部时,指导其宫缩时放松并哈气,注意保护会阴部,胎儿通过产道时,应保持胎头最小径线,阴皮内缝合时应对合整齐组织,恢复解剖结构,结扎出血点,不留死腔或空隙,严格掌握缝线的松紧度,避免具备组织缺血。产后2h将产妇送至病房,指导其饮水、饮食,并加强新生儿护理。
对比两组会阴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1)会阴裂伤具体判定标准:前庭黏膜、阴唇等部位皮肤撕裂为I度。撕裂至肌肉、筋膜、黏膜等,但没有达到肛门括约肌为II度。撕裂至肛门括约肌以及会阴体,但直肠黏膜未受损为III度。(2)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皮肤为青紫色,呼吸不规律、浅表,存在喉反射,Apgar(阿氏评分)在4~7分,心率在80~120次/min为轻度。口唇暗紫、皮肤苍白,喉反射消失,无呼吸,Apgar评分在0~3分,心率小于80次/min为重度[2]。
以SPSS 26.0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14例I度、4例II度。参照组34例I度、18例II度、10例III度,实验组会阴裂伤发生率(0.50%)明显比参照组(1.7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24.4719,P=0.0000)。
实验组10例轻度、5例重度。参照组37例轻度、13例重度。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0.42%)明显比参照组(1.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9.0178,P=0.0000)。
会阴侧切是分娩过程中为协助胎儿快速娩出、保护盆腔肌肉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减少新生儿产伤、缩短产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3]:我国会阴侧切率将近90%,远远高于WHO提倡的20%。会阴侧切容易形成局部创伤,引发更多产后并发症,与自然裂伤相比较,具有出血多、愈合慢、感染率高、剧烈疼痛等特点,严重影响产妇机体康复速度。
产妇在分娩时由于分娩用力不当或心理状态不佳是引发会阴裂伤的重要原因。国际产科护理通过成立专业的护理小组,加强对组内成员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指导产妇合理用力,夯实了产妇护理小组的基础。分娩会引发内分泌变化,例如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提高疼痛阈值。国际产科护理加强产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给予产妇更多的分娩支持,提高了产妇机体疼痛阈值,宫缩期通过合理用力,促进胎儿匀速娩出。本研究示:实验组会阴裂伤发生率(0.50%)、新生儿窒息率(0.42%)均明显比参照组(1.72%、1.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初产妇分娩中给予国际产科护理。
国际产科护理可有效降低初产妇分娩时会阴裂伤率、预防新生儿窒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