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春秀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500)
脑梗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影响患者肢体功能,为患者生活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1]。通过康复指导以及优质护理能让患者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本文选择在2016年1月到12月份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观察应用优质护理和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本文选择了在2016年1月到12月份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24例、女23例,年龄在35岁到61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在(55.4±2.6)岁之间。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在34岁到68岁之间,平均的年龄56.2±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差异。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和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指导:1.2.1 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
①患肢保持功能位。进行肢体功能障碍康复锻炼时需要对肢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拉伸以及活动,为保证患者的肢体不受到过度的伤害,可在肢体附近安置防护用具,如在小腿内侧或肢体关节部位放置沙袋、塑料垫、海绵等防护用具,起到保护肢体关节的作用[2]。②床上锻炼。脑梗塞患者一般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很多功能恢复锻炼也需要在床上进行,在选择相关锻炼项目时需要注意对肌肉功能较差的患者选择床上锻炼。常见的床上锻炼方式主要有:肩关节外旋、外转以及伸展运动,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指关节等上肢运动。部分患者可以尝试在床上进行肌肉按摩,尽早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③下肢功能锻炼。下肢锻炼是肢体障碍康复中重要的环节,可以让患者采“坐—立—站立—双足站立—单足站立—行走”等肢体运动,进行下肢功能的恢复和练习。患者在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并对患者的大腿、足趾、膝关节等肢体活动中的姿势进行纠正,避免患者由于不良的行走姿势造成畸形。每天辅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时要注意观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逐步放开对患者的搀扶,有效的锻炼患者的肢体能力[3]。
1.2.2 优质护理
①心理护理。优质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以及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内容。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存在偏瘫、轻瘫现象,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的行动不便和身体逐渐衰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躁、抑郁。护理人员要学会鼓励患者,在进行日常肢体功能障碍锻炼时,针对患者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当患者由于疼痛或劳累想要放弃的时候,要积极的鼓励患者继续治疗。适当的激励患者,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很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优秀的治疗案例讲解,向患者宣扬治疗的可靠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②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为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根据患者的喜好和生活习惯进行病房摆设,注意定时对病房通风透气,保证空气清新以及空气流通,为患者治疗提供好心情。③医药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提醒患者谨遵医嘱。在为患者送药时,可以多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服药感受,积极的指导患者科学服药,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呼吸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高血压等并发症进行生活上和用药方面的指导,提高患者对病情的了解,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5]。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状况进行功能的评分。通过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6]。
此次研究的数据应用了SPSS19.0软件来处理,并且通过x²检验,如果P<0.05,就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偏瘫32例,轻瘫15例,护理后偏瘫7例,轻瘫6例;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偏瘫33例,轻瘫14例,护理后偏瘫20例,轻瘫9例。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当中,护理的满意为30例,基本的满意为13例,不满意为4例,护理的满意度为91.49%。对照组患者当中,护理满意为21例,基本的满意为17例,不满意为9例,护理的满意度是80.85%。
脑梗塞是由于患者脑部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脑血管类疾病。脑梗塞对患者脑神经和脑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日常肢体功能,因而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和护理与药物治疗一样必不可少。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针对脑梗塞患者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偏瘫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关节活动,肌肉锻炼,以及肢体协作能力的训练,快速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而优质的护理则能够从心理方面和生活方面为患者康复提供更好的恢复条件,让患者积极无负担的参与到治疗当中。本次治疗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以及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可知,对脑梗塞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以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并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