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师广,吴玉金
(山东省郓城县程屯镇农技站,山东 郓城 274700)
郓城县属于黄淮海优势玉米主产区,也是玉米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但是,由于近年来旱涝、病虫害等频频发生,农民的玉米田间种植技术不科学,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不普及、不到位等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发展。本文着重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和玉米田间管理及玉米产业发展的角度,结合玉米生产的成本构成要素,拟对我县当前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做简要分析。
今年郓城县玉米种植面积7.67万hm2,比上年减少0.2万hm2,减少的面积主要是新型经营主体的流转土地面积,因玉米价格的下降,选择性的改种大豆、谷子、甘薯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
今年,郓城县玉米全部为麦后夏直播和机械单粒精播。粒用玉米面积在7.13万hm2左右,糯玉米和水果玉米等鲜食玉米扩种已达400余hm2。
郓城县玉米生产的机械化已初步得到实现。今年,玉米专用收种机器大幅增多,全县现有1450台大型联合玉米收获机、4550台粉碎玉米秸秆专用的还田机、3860台玉米精播机、3台玉米籽粒收获机,还有玉米籽粒烘干塔30台套。从整个玉米收种过程看,基本都是依靠机械操作,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了98%和95%左右。
根据调查,去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玉米生产的利益空间大大压缩,玉米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鸡肋”,极大冲击了我县农民种植生产玉米的积极性,使得郓城县今年的玉米生产更具不确定性。
2015年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低迷,农户收益情况不乐观。虽然我县积极开展“企业+农户”的加工销售模式,但参与的企业数量还比较少,加工水平比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农户难以通过玉米种植增加收入。大部分农户主要种植粒用玉米,特用玉米的种植规模业还有待扩大。因此,为了调整我县玉米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现给出几点郓城县今后发展玉米产业的建议:
(1)合理调整和优化目前玉米的种植结构。依据郓城县气候条件和机械化程度,应当推进高产稳产、抗倒伏、宜机械收种的品种;根据我县饲养业的发展和群众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要适当控制饲粮用玉米种植,适当扩大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的种植。同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提倡大豆、地瓜、花生和玉米的多元化种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让粮食生产与经营结构更加安全。
(2)加强优质玉米生产与优质市场营销相结合。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要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玉米品种,农业技术部门要及时跟进,做好种植和管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向高产量、高质量发展,用高品质玉米为农民挣得高效益收入。相关各部门要充分利用舆论宣传工具,为农民打开营销渠道,通过对外宣传我县的优质玉米、特色玉米,提高我县玉米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来占领市场高地。
(3)进一步完善玉米生产的农业产业链结构。玉米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发展,才能让玉米“好消化”,农民种地才放心。我县要大力发展饲料生产、酿油、玉米食品等玉米加工产业,做好“就地消化”;要加强与各地区饲料、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合作,成为他们玉米食品、玉米饲料加工原料供给的“根据地”;要加强与物流配送行业、实体服务行业,特别是电商服务行业的互联互通,实现鲜食玉米及有关加工产品销售的多渠道、多方式和高效率、高效益。
(1)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前期干旱对玉米籽粒形成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应密切注意田间墒情变化,遇旱及时浇水,确保灌浆期水分供应;同时,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控释肥控氮量较低,对于后期脱肥的地块和高产攻关田,应补施一定数量的氮肥。
(2)做好病虫害的防治。蚜虫和玉米螟是玉米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可用10%吡虫啉对蚜虫进行防治,药品用量为10~15g/667m2,加水45kg稀释后喷雾即可。在雌穗抽丝盛期后6~8d,可用50%辛硫磷兑水成1000倍液进行喷雾,来加强对玉米螟的防治。近几年随着种植密度加大,还应加强对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等病害的防治。
(3)适时晚收。实践证明,当玉米成熟到苞叶变干而蓬松、籽粒坚硬变亮、乳线殆尽、基部黑色层出现的时候再进行收获,产量才会高,过早收获会造成减产。因此,要对农民加大晚收增产的宣传,鼓励农民在玉米达到完熟期再收获,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
(4)提高玉米种植的科技含量。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工用途和生活需要,科学选择和种植不同种类的玉米;要根据本地土质、气候、浇灌条件等,科学选择一些高产、抗病、抗逆、适应性较强的杂交品种,并及时更新换代;要根据不同的地块、玉米的不同生长期,科学选择复合型、专用型、生物型、速效型等不同效能的肥料,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都要做到合理使用、科学施肥;要大力发展节水技术,避免或减少大水漫灌,既要节约用水,又要及时、足量浇水,确保玉米高产稳产;建立先进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治体系,科学利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有机结合,来加强对玉米病虫害、草害的农业防治,实现绿色防治、高效防治;科学规划玉米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耕作栽培由费力低效的人工种植转向省力高效的机械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