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
(广州市元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075)
在高层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要注重发挥建筑自身的优势,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加强资金方面的投入的考虑,主要考虑其是否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将节能环保意识渗透到具体设计中,尤其在低压配电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换言之,设计出来的配电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供电需求,最重要的是保证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配电系统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高效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使得损耗的数值控制可控范围内。在保证配电系统满足建筑中电气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整个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尽可能保证配电系统所消耗的建设资源得到节约,降低能源方面的损耗。基于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时,尽量做到用电负荷均衡,降低配电系统的维修费用,合理使用有关节能设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高层建筑低压电设计当中,负荷等级设计为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尤其现阶段,高层建筑的负荷等级通常主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由于高层建筑有着较大的垂直高度,因而在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中部分模块应当设计为一级负荷等级,例如系统控制室、监控设备、自动灭火装置、报警装置等。除此之外,水泵房、应急照明、专用通风、应急电源等部分,根据其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同样应当设计为一级负荷等级。通过强化负荷等级设计,使得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应急系统无法运行的情况。
1.技术要点
基于低压配电网的角度来分析,选择利用低压配电室充当中心角色的放射状构,还可在每个变压器内部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熔断器等。通过当前这种设计方式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低压配电线路不良故障发生的可能,以此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选择配电设备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低压配电室形式。除此之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选择户外配电箱,并且要将漏电保护器与用户计量表计进行统一装设。而低压补偿配置应选用固定和分散补偿统一整合的方式,面向损失电容实施有效的补偿。面向进户线方式和下户线方式达到标准统一。2.综合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集中接线有着极为显著性的优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接头集中和接线减少,进而对电力维护进行了有效保障。通过当前这种设计模式的推广,还有助于保证每个支线负担电荷,为负荷分配调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并且根据负荷的实际情况进行负荷调整,让三相负荷保持平衡,防范线路负荷过大或者不足问题的出现,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旨在通过低压配电柜与户外配电柜来实现计量装置的集中管理。从管理人员的角度而言,这为抄表与维护工作提供了较大便利,与此同时还提升了效率。
3.低压配电中不接地保护系统
基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供电应用的过程中,其电源端和带电的电源端口均不用进行接地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强化对带电电源端口与电源端口进行高效保护时,主要通过阻抗、电抗、高电抗等实现。对于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而言,设计者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接地处理。从现阶段建筑低压配电系统角度来讲,往往在使用不接地系统前,针对该系统在供电方面的优势进行综合方面的考虑。众所周知,不接地系统有着较强的优势,该系统在供电方面,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并且安全性较高,降低了系统运行故障的发生。鉴于此,不接地系统尤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使其在供电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4.接地安全保护设计
在设计建筑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方面考虑,其中人身安全保障为最主要的因素。由于高层建筑有着较高的楼层,并且人员居住较为密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危险发生时疏散的难度,决定着需要很长的疏散时间。鉴于当前这种情况下,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设计者要注重将自动切断故障的电气设备增加到设计环节,即接地保护装置,以此来保证用电的安全。此外,当电气系统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此时接地保护装置能够进行自动切断故障点供电,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接地保护装置设计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综合方面因素考虑,尽可能消除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供电要求逐渐提高,尤其对于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时,在保证其整体性能得到发挥的基础上,要注重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给予设计环节足够的重视,不但要重视接地保护设计,注意整个电网线路的设计,选择最合适的电气设备,还需在实际施工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