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君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相关资料表明[1],我国COPD患者已经超过2000万例,其发病与空气污染、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等有密切关系。具有病程长和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我科收治的98例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研究对象主要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我科就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抓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7:22,年纪最小者为50岁,年纪最大者为78岁,平均年龄为(62.66±3.1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1,年纪最小者为50岁,年纪最大者为79岁,平均年龄为(62.80±3.21)岁。对比2组COPD患者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COPD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护理、营养支持、止咳解痉护理、药物指导以及生命体征检测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抢救。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立即为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详细介绍COPD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转归、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避免错误的护理干预影响病情好转。定期开展COPD健康知识讲座、成立微信公众号以及健康知识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实施COPD病症认知健康宣教,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度;(2)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由于COPD具有病程长和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患者极易出现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不配合治疗、拒绝治疗等心理情绪,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对此其实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以此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3)加强对患者实施生活护理:①重视对住院患者呼吸道管理,并按时对其进行主动排痰训练;②呼吸康复训练,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发放呼吸训练器,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呼吸肌训练;③饮食干预,对此营养师应对患者自身情况实施饮食指导,叮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量表共分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身体素质等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20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同时对2组COPD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本研究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所产生的统计数据均由SpSS20.0软件分析、整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定量检验采用t值,用()显示;计数采用x2进行检验,用百分比(%)显示,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表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0.22±4.29)分,而常规组为(73.15±12.09)分,组间比较(t=3.904,P<0.05)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调查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9.17±0.44)分,而常规组为(90.63±3.22)分,组间比较(t=3.284,P<0.05)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外部因素的不断改变,COPD患者的发病率也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COPD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差,因此在治疗期间极易出现恶化、感染等现象,因此给护理和治疗工作造成一定困难。经过对COPD患者护理经验总结[3],给予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同时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而在临床护理中不仅要重视患者疾病护理,同时更应该注重对患者实施情感支持、心理疏导等干预。通过对我科收治的98例COPD患者护理效果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COPD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对促进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值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