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淼
(拉萨市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现代社会中,由机械、交通事故和其他因素引起手指断离伤呈增多趋势,手指离断不仅影响手的功能,并且由于手的完整性被破坏,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中国医学工作者试图将离断的手指接活使其恢复原状。再植手术在中国开展了近50年,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目前再植成活率保持在断指再植手术的90%的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断指再植是指完全或不完全断指再吻合,彻底清创,骨、神经、肌腱和皮肤的整复术,断指再植后进行各方面综合治疗,以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1]。高原地区由于其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即大气压低,空气中氧分压低,气温低,湿度低等特点,致使机体出现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病理生理特点,相应在疾病的诊治和护理方面,有许多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手段和方法。拉萨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断指再植病人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病人7例,男性,年龄30-60 岁,其中完全断离4例,不完全断离3例,成活6例,失败1例,成活率85.7%。
2.1.1 心理护理
手指离断大多是突遭意外,疼痛剧烈,病人会倍感焦虑。病人希望尽快手术,得到最佳的救治。护士需主动与病人沟通,关心和安慰病人,为病人讲解断指再植的成功案例,增强病人信心,让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2.1.2 术前准备
了解病人的受伤原因及过程,观察指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及弹性,观察病人有无体温升高、伤口红肿、渗出等感染征象。注意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抬高患肢,局部加压包扎,清洁被血液污染的指体、帮助病人更换手术衣,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2.1 环境
病房安静整洁舒适,严防寒冷刺激。青藏高原气温低,积温少,尤其冬半年寒冷、湿度低。手指血管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术后患指特别注意保暖,一般以毛巾包裹保暖。室温20-25℃ 左右,湿度50-70%,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消毒隔离。
2.2.2 烤电
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会造成由慢性低氧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临床表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红细胞增生过度、血粘度增高及缺氧性损害,造成全身缺氧加重,形成因果交替循环,可发展成血栓形成或局部组织坏死等各种并发症[2]。用50Hz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局部照射患指有利于血循环并且可局部加温,避免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照射距离保持30-40cm,每天照射20小时,持续照射7-10天。
2.2.3 体位
术后平卧,绝对卧床10-14天,指导病人床上大小便,局部制动,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预防患肢肿胀,减少活动,防止血管受压影响血运[3]。
2.2.4 疼痛
疼痛是术后病人感觉和心理上不舒适的主要原因,疼痛造成精神紧张、血管收缩易发生血管痉挛,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根据病人疼痛状态作出有效评估,并按照病人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2.5 血管危象观察和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皮肤颜色、温度,指腹张力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颜色:正常肤色微红或鲜红。转苍白,为动脉缺血的表现;转暗红继而紫绀是静脉血管危象的表现。皮肤温度:正常略高于健侧1-2℃,指温下降4-5℃ 应考虑血管危象。指腹张力:再植后饱满或富有弹性。供血不足,则张力降低;静脉回流不畅,则张力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回流时间1-2s。时间缩短表示静脉回流不畅;延长表示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栓塞血液循环停止。一般术后48小时内易发生血管危象[4]。如观测到病人出现血管危象,应立即解开敷料,解除压迫,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扩血管和抗凝药物,并结合拔甲放血,按摩指腹,抬高患肢,保暖观察。嘱咐病人保证睡眠,避免因休息不好而加重血管痉挛,进而导致血运障碍。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与健侧对比,做好记录,24小时后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如仍不缓解,应立即手术探查。
2.2.6 指导功能锻炼
断指再植的最终目的是让患指重新恢复功能。护士需教会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采取先被动,后主动,循序渐进,根据病人自身特点,为病人制定康复训练方案[5]。在病人出院时做好指导,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加快手指功能重建,定期随访。
2.2.7 注意事项
再植指的血管对烟的刺激性很敏感,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吸烟,都会对吻合血管造成损害引起痉挛,从而导致手术失败[6]。因此室内绝对禁止吸烟。此外饮食上要注意加强营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高原地区断指再植术的成功,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更为重要的是术后护理,这是高原地区断指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断指再植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手指有用功能,因此,在做好术后护理的同时,更应注重病人的康复护理,根据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高原地区的人体特点,为病人制定适合高原特色的锻炼方案,最大程度地恢复再植手指的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