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洁
上海大学,上海 201900
保护历史街区与城市化共同发生,传统空间结构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商业开发与居民生活交织,在此过程中,不仅包含街巷传统功能的变迁,也包括街巷空间观念的重构和人行为的变化。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有必要关注在空间形态转型中,如何与人的日常行为进行互动。
金东门位于兴化城区东侧,背倚上官河,东接龙舌津,包括过去的城内东大街和城外的通泰街。全境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开通公路前,出行依靠水路。当地流传一句话:金东门,银北门,最穷不过是西门。所以东门又名金东门。据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卷四实业志中记录,“民国以来商业竞争,地方商民稍有起色,商业区以县城东门内外为繁盛,北门次之,各区如刘庄白驹安丰邻庄大垛竹泓戴窑草堰中堡等处商贾交易亦往来不绝。”
随着公路建设,城市向南扩张,金东门中心地位不再。2015 年,兴化启动申报国家历史名城,金东门街区也在保护的范围中。其中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为:东至上官河,南至沧浪河,西至下官河,北至海池河,金东门街区也在保护的范围之中。市政府的目标是依托历史遗存,以苏中明清第一街的名号,将金东门街区打造成集传统居住、商业和文化为一体的休闲综合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介入街巷生活,不同主体对此存在着认同差异。
金东门住户以老年人为主,访谈时他们都会提到“金东门,银北门”这句话。可见金东门的说法深入人心。记忆依托于街巷的物质性而存在,街区曾开过的店铺、码头,都是居民充满回忆的地方。
在当地西祠胡同论坛中,一篇主题为“话儿时的兴化与东门”的帖子中,网友回忆道,“记得小时候去兴化,大早天还没亮,3 点多就起床了,乘农村里去兴化的唯一交通工具“帮船”,大概要经过几个小时的航行才能到达兴化城东门,记得东门码头边上南北方向停满了兴化乡下上来的帮船,一上岸码头上到处是小商小贩,炸油条的、打烧饼的、卖水果的、下面条的,水上饭店应有尽有热闹非凡,上岸后沿着弯弯的小巷途经拖拉机厂往西走不久到东门的竹巷......”
“九几年我刚搬过来的时候,这里很热闹,等有了公路这里就不行了。这里能发达起来就是靠交通,靠大码头。以前出去只有坐船。我去南通进货,人家都不愿意送兴化,只肯到盐城。一到腊月,这条街的两个口子(指路的两头)都会扎起来,交通管制,板车都不给进。街上人挤人,好多乡下人上街来买年货。我小时候家不住东门,但是也会和别人来东门凑热闹,听说东门大码头要打桩了,就招呼邻居朋友一起过来看。”
(金东门店铺店主,70 岁左右,男)
店主介绍到,金东门保留了传统建筑形式,前店后宅,“低檐小屋榻子门”,外面是木榻门,内侧为附长木栅,两扇榻子门关闭时不留缝隙,屋外不见屋内,可保护隐私。白天商店营业,只需将木板移开,店内便通敞明亮。既体现了“市”的特征,又富有生活气息。
街区巷道是居民记忆承载的对象,是居民对地方的文化认同,也是集体记忆的场所,居民对地方形成了特定的感知,街区记忆是街区主体与客体不断交互的过程。
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兴旺发达的百业,即悠久的历史和水乡的市井文化,是金东门打出的招牌。以居住珠花匠人而得名的“珠蕊巷”、以制作棺材却求口彩而称的“发财巷”,现已成为居民住宅。曾经竹匠聚集多达数十家的竹巷只剩下三位竹匠。
“菜花节的时候这里(竹巷)会有一些人来参观,也就买些小件的竹制品,不算多的。你看我手里做的整个竹梯,是移动公司他们要的,你说的那种金属的移动梯没有我做的竹梯高,还有竹筛,农村的人买回去筛米,蒸笼,开饭店的人买回去买的比较多。”
(竹匠,男,76 岁)
2019 年菜花节期间,街区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活动。旅游部门组织非遗传承人们带上糖塑、虎头鞋、编织、锡器、米甜酒等传统手工艺,他们展示传承人证书,现场制作售卖工艺品,自身也成为了观光对象。但访谈的10 位居民表示对非遗展览活动不知情,甚至从未去过街区中的古迹。
年逾古稀的郭老师从小生活在金东门,熟知当地历史,对金东门各个历史建筑如数家珍,对破坏历史建筑原样的行为忧心忡忡。
“竹巷早期修理就没有好好规划。以前商铺用的是既可开放又可封闭的榻子门。竹巷老商铺改造时,榻子门改造成镂空的花格,为了保护隐私住户又挂上了布帘子。”
“兴化的古街既和江南类似,又有自己特色。杨家大院以前只是做仓库用的,现在改造成双天井的设计,里下河的建筑就没有过这种设计!还有仿古阁楼外悬挂空调外机,我一直建议在外机周围,用镂空仿古的东西包围起来。”
地方精英眼中的金东门,不只是记忆的场所,也代表地方形象。无独有偶,有市民对金东门殡葬行业存在表示不满。2018 年1 月26 日,一位市民在中国兴化政府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金东门推送中留言,
“美中不足的是(金东门)商户经营大多是花圈寿衣纸钱,烟酒碟片,日用百货,没能体现老街特色,不能体现兴化深厚的人文底蕴,建议政府能统一征收,统一经营,多开展一些水乡文化的经营,政府要对经营户适当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把老街文化氛围搞起来。”
在访谈中,有一对出售寿衣的夫妇,90 年代出售布料,后来越来越少人买布自己制衣,他们转而出售寿衣。对他们而言,居住在金东门近30 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居住环境和邻里关系,同时低层的民宅对于老年人出行而言,十分方便。
居民、当地精英、市民、旅游部门不同主体以各自的认同方式重构地方。旅游部门本意是利用传统文化复兴地方文化,对传统进行保护设计再开发,最终吸引游客增加地方收入。而街巷老年住户追求既现代化又稳定的生活方式,市民则希望兴化能够给外界展示出良好的城市形象。
保留下来的建筑成为展示的对象,旅游开发使老街巷有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旅游开发与街巷住户之间的关联性较弱,除了房子得到修缮,住户对旅游开发普遍存在“无感”状态。安装空调、铝合金窗等自发行为是为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仅仅对原有的建筑进行复原并未引起住户的关注,金东门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养老的居住空间。如何在城镇化和修旧如旧的旅游开发之中找到平衡点,在不同主体身份立场利益中找到共同点,达成共识,是未来对街巷进行妥善开发的最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