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纵论新冠疫情下全球经济的趋势与应对

2020-12-08 08:42:00
厦门航空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奇帆厦门大学美国政府

黄奇帆是厦门大学EMBA的老朋友了,2010年曾支持厦门大学EMBA进军重庆市场,2019年曾做客厦门大学EMBA名家论坛,为厦大学子们做学术讲座。近日,黄奇帆应邀为厦门大学EMBA校友做直播分享,本文为分享的摘要,有删节。

疫情后果的三种判断

第一种判断:终会过去的“暴风雪”。疫情过后,经济又会复活,如同一座城市遇上了一场暴风雪。今年二三月份,经济专家的判断主要是这一种。

第二种判断:严重灾难的“导火索”。疫情把过去人类社会或者某些国家体制内、机制上的一些问题引爆,就像一个导火索引爆经济中的泡沫。那些两三年后才会爆发的问题,现在提早引爆了,后果不亚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三种判断:非常困难的“核冬天”。相当于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那是一场引发世界经济十多年大萧条的危机。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炸弹,它的爆炸形成人类社会的核冬天。

最终会是哪一种?取决于能不能在年内、或者明年开发出疫苗或特效药,取决于各国政府对各大城市的隔离措施到不到位。

美国的救市举措令人错愕。救市一般会采取三种措施:

1.财政政策: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透支,增加国债发行,用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失业群体和医疗系统。

2.货币政策:多印票子、多放贷款、降低利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增加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数量。

3.国家主义:一些重要的企业,如果倒闭将是战略资源重大损失,国家要保护它。波音如果破产,对美国制造业将是巨大的损失,政府会对它注资,对债务进行救援。

美国三方面的措施让人吃惊,它采取了极其刺激的措施。

财政政策:今年3月份开始,国会理解到这次救灾非同小可,批准了政府透支2万多亿美元。4月,国会又批准增加1万亿美元的国债透支。

美联储方面:3月推出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4月宣布23000亿美元的超级贷款。美国政府财政3万亿美元,美联储3万亿美元,加在一起是6万亿,相当于美国GDP30%的资金量渗透进了经济系统。美联储又宣布基本降到零利息,还债、还息的压力更小,这也是宽松。

但是更多的钱还是流到了股票市场。

在2、3月份的时候,美国股市发生四次熔断,道琼斯指数从28000点一直下跌30%多到18000点。这些措施出来以后,到了4月美国股市又恢复了,从18000点又回到了27000点,几乎回到了去年最高点!好像没有疫情。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美联储6万亿美元进入市场的作用。

美国的救灾与其说是它对医院系统、对抗击疫情系统注入资金,不如说它是在对股市注资;与其说它是帮助中小企业、困难企业、实体经济,不如说它在救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产品。美国的国家化,不是财政直接来兜底,而是由美联储买买买来支撑。

美国救市的三个内在逻辑。

第一,美国政府欠的任何债、任何透支都是美元债,美元债可以由美联储印钞票来平衡。

第二,一般的国家如果乱印票子引发通货膨胀,会受到摧毁性的打击。

第三,美国政府要么不救灾,要救灾就一步到位。

为什么各国信任美元?

第一,二战后美国占全球GDP 的50%,今天仍占25%,是最强大的经济体。

第二,在这七十年里,美国政府基本上遵守信用。

第三,美国的国债利息最高。

第四,美元霸权有70年的信用历史,大家本能地相信美元。

第五,美国的军事力量为美元发挥作用。

物极必反,美国的度是什么?就是美国的政府债务不能超过GDP的150%,极限是200%。美国的GDP是20万亿,债务是26万亿;两三年后如果到了40万亿,国债平均是十年期,就算0 利息,一年本金就要还4万亿。美国每年税收4万亿,就算全部税收都还了国债,一年政府、国防、社保医保支出,还要四五万亿。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就一定会崩盘。

萧条的情况:一方面会造成股市过热、通货膨胀;一方面因为疫情,经济萎缩。一边是有泡沫过热现象的股市,一边是GDP 负增长20%、30%,大量工人失业。最难受的就是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叠加在一起。双重灾难下一定出现大萧条。

民粹主义甩锅:因为疫情,经济停滞、失业加剧,老百姓储蓄率不高、朝不保夕,贫富分化、种族歧视等社会矛盾因这场公共卫生危机而激化。美国政客一会讲中国的发展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一会说中国造成他们生病等等。

对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坚守基本的原则:准备斗争、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守住底线、灵活应对、抓住关键、补齐短板。最重要是把自己的事做好,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地对付各种贸易战。

世界发展趋势五个“不会变”。

不管怎么发展,世界有五个趋势不会变。

第一,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变。全球化是各国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各国间的关税从原来的52%,到后来的32%、15%,2000年降到10%,现在已经降到5%。再过十来年,全球平均关税率降到1%、2%都是可能的,这是趋势。

第二,世界的中心向亚洲移动的趋势不变。四五十年前亚洲的GDP总量占全世界的20%,去年是36%。我相信再过10年再涨4%,占到40%是完全可能的,世界的重心往亚洲东移的趋势不会变。

第三,新工业革命带动经济新增长的趋势不会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经济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带动整个世界新的经济增长,这个趋势不会因疫情而中断,而会继续增长。

第四,中国改革开放的趋势不会变。过去40年我们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今后的10年、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是不会变的,肯定会产生非常强大的改革红利和发展动力。

第五,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势头不会变。我们现在的格局是人均刚过一万美元,刚刚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二三十年,是我们人均1万到3万的过程,这个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会带动中国增加30万亿美元的增量,这个增量将使中国经济有一个内循环,同时带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黄奇帆厦门大学美国政府
战略与路径
东方企业家(2023年1期)2023-02-22 07:48:18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美国政府对华北伪政权出笼的关注及应对
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校歌
黄奇帆:十五年书写一张满意答卷
新西部(2016年12期)2017-05-02 16:04:47
美国政府工程采购合同管理的主要做法
Changeons l'indifférence des jeunes chinois!
法语学习(2015年3期)2015-04-17 07:08:16
春秋必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经验与启示
警惕新闻造假的“遮眼法”
中国记者(2011年9期)2011-12-25 11: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