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支持视阈下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以凤县X 村为例

2020-12-08 07:35
时代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金融

刘 刚

(中共凤县县委党校 陕西宝鸡 721700)

农村经济是社会整体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神经末梢,农村经济的科学合理发展是实现经济全面腾飞的必要条件,我国长期致力于缓解城乡二元格局,拉近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乡村振兴接续精准脱贫的时间节点,不断提高农村个体收入水平是当下的时代发展要求。目前,我国西北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节奏,以凤县X村所在的乡镇为例,金融机构单单只有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陕西信合三家,无法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起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保障,为农村经济的有效运转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支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点分析

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至今逐步可以分为正规与非正规两类。其中,经国家审批符合法律程序,由相关部门监管的为正规金融机构,而民间自发形成的金融组织为非正规金融机构。

正规金融机构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致力于服务“三农”发展,为农村的生产发展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第二类为商业性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数量繁多,这里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较多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两大行也正是笔者研究所在地区的主要商业银行。第三类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在陕西地区即为民众所熟知的陕西信合,“陕西信合”是陕西省辖内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虽然也属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但又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别,能够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以正规途径用于服务“三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金融力量。第四类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是顺应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量资金需求,以及国家对农村金融准入标准逐步放松的产物,如村镇银行等,这类银行在陕甘川地区并不多见,笔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相较于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个体及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由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借款者和贷款者之间存在信息鸿沟,往往贷款能难及时到位,大大阻碍的农村经济发展和个体积极性,而在笔者所调研的X村,近年来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村民发起的以村为单位的互助资金协会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农村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泛指为农村种养殖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经营性活动提供相应配套的金融服务、资金支持、金融资源的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金融服务活动,目标是保障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主要着眼点是为农村的生产经营提供充足资金融通,有效规避农业生产中因市场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为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等现代化发展打开市场投资渠道,为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支付结算等方面。

现阶段农村金融支持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基调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模式随之改变。就X村来说,既要符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又要遵循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方向,农业生产要素发生一定的转移,伴随新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个体经营者想要通过金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升级,无论是种植本地特色农作物,还是发展本地特色养殖业,都需得到强有力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的帮助与支持。

二是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健全的金融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农作物生产越来越多的融入现代科技,人力从单纯的耕作劳动转为精确的数据计算,原来需要十个人的作业量如今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以X村的现代苹果种植园为例,就铺设有浇灌管和温湿度监测器等现代仪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类似于这样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如今遍布每个行政村,得益于精准扶贫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走入家家户户,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着手自家的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转型,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而这些都需要相应农村金融服务来提供必要支持,如及时的助农贷款,高效的办理流程等,农村金融支持应该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每个农村经济个体在市场化竞争中施展拳脚。

束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在

“原生态”金融体系致使农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板块一直呈现东部沿海先进,西部内陆地区特别是山区落后。在落后地区配套的金融组织设置简单且单一,笔者调研的X村位于秦岭腹地、毗邻甘肃两当,交通不便,该地的金融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部山区的现状。在X村,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到所在的Y镇,Y镇设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陕西信合三家金融机构,全镇办理金融业务均挤在这三处营业网点,业务推进异常缓慢,并且存在着证券业务与各类保险业务相对单一的问题,大大阻碍了农村经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村集体经济、个体产业、中小微企业,都离不开充沛的资金支持,但现阶段的金融组织设置无法满足未来可预期的发展建设要求。

创新严重不足致使农村金融支持大打折扣。城市市场份额饱和带来的资金下沉会逐步加速农村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速度,农村经济发展本应随区域城市经济一同增长,但事实上农村经济一直呈现后知后觉,反应迟钝,增速乏力的现象。究其原因,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没有能够如同城市金融那样全方位服务农村经济。“大对大,小对小”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大特征,即大银行对大企业服务,小银行对小企业服务。考虑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单笔贷款额度也不高,而且频率较高,还款期限大都在二到三年以内,又鉴于农产业受气候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强,以营利为导向的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村个体投入过多的精力,故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如城市,推出的农业保险、农产业基金、涉农债券等金融产品单一,农村经济总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大势,也难以搭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便车,甚至出现农村资金外流的问题,以上问题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

担保信息分散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瞻前顾后。为有效保障贷款资金回流,降低不良贷款率,金融机构的贷款办理流程通常本着谨慎审核的原则。基于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金融机构有钱,而是金融机构得到的担保信息却达不到其放款的条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归咎于农村地区农户的信用体系尚待健全和金融机构无法全面详实掌握贷款者信息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个体自身关于其土地、森林、耕地的归属权相对复杂,各项信息要去所属县、乡镇和有关部门收集,信息采集难度大,金融机构在不能衡量放款风险的情况一般不愿放款。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还有不同于城市经济的特殊性,那就是农业生产有赖于气候影响。X村2018年遭受的倒春寒让当地的苹果、花椒等遭受重创,当年的作物产业锐减至只有往年的一半,虽然受市场供求平衡影响,当年的产品价格较往年上浮不少,但还是无法弥补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除了助农险可以兜底,农户可抵押的东西甚少,这种脆弱性无疑是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的放贷风险。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总显得瞻前顾后,放款业务减多增少。

落后金融环境致使农村经济发展雪上加霜。众所周知,金融的健全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和制度规定,类似于今年我国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为稳定市场增强社会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金融也是一样,就农村地区而言,当地的金融环境对本地的金融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西部地区农村个体贷款难、农村企业融资难等根深蒂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即源于农村不良的金融环境。在笔者走访X村的几户个体经营者中,不乏头脑灵活想要扩大产业的农户,但因为农户不够重视自身信用建设的固有印象,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瞻前顾后、态度消极,除了政策性贷款外,农户想要自己去办理金融业务难度太大,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而无法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和扩大生产的个体经营者只能按部就班,有的甚至将计划搁浅,这些个体经济不能得到金融支持所形成的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集中起来又反作用于当地金融环境,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以科学金融机构设置提升服务功能。提升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切入点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根据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对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健全。就拿凤县来说,对设有工业园区的乡镇应加大引入商业银行数量,当地政府应积极作为,制定明确的引导性措施,指导金融机构把工作重心放在支持服务经济发展上。对金融机构在地区的设置要科学合理,真正把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同时,适当放宽市场准入,让社会资金更多的参与当地经济建设,鼓励民间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和合作性金融组织对经济发展的补充作用,形成良好的多元化竞争局面,坚持公平竞争原则,构建符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此外,金融机构对服务对象也应有所侧重,实力较强的大型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当地的重大项目和规模化产业化项目企业,实力较弱的中小型金融机构重点针对个体农户、村级集体经济、村级企业等,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以灵活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扩大农业产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巨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效筹集社会资金迫在眉睫,要针对农村金融融资问题开拓专项服务通道,激发农村金融机构扩大相关金融服务。如前文提到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存在的信息掌握不对称,担保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可建立专门的融资担保机构,主要负责整合收集担保信息,保证信息应用尽用。对于农业产业的脆弱性和可能风险,一方面可成立相应的涉农贷款风险基金等,使风险均摊,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另一方面继续推广普及各类政策性农业保险,如扶贫领域的助农保,鼓励各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的农业保险产品,尽早实现农业产业保险全覆盖;对农村中小企业可推出相应的保险品种,规避受不可抗力带来的经营损失风险。要借鉴近年来农村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用政策补贴激励金融支持体系,以村为单位引导村民参与金融服务,给农村中小企业多一点普惠性政策倾斜,让农村金融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以创新金融业务支持助力经济增长。创新是进步的驱动力,是第一生产力。现如今市面上的金融机构出现通篇一律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连金融服务模式亦大同小异,城市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农村。要吸引农村经济个体和中小企业要大胆破冰,以适合当地经济需求为导向推出一些列满足发展和实际需要的业务方案。业务创新不能就创新而论创新,这样会造成产品的水土不服,创新要把握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当地人民的投资理财习惯,除了做好原有的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等业务,应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进村进户,如尝试在村级层面发展专项业务员,第一时间传递服务信息,通过加强交流了解村民个体需求;尝试以农村家庭为服务单元,整合各类农村资源;尝试智慧业务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节约时间有能保障客户安全;尝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农户信用问题等方式,助力农经济发展和农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围绕科技、绿色、“互联网+”的现代模式,提高融资或贷款效率,让适合的创新助力经济增长。

以优化金融环境水平保障经济发展。金融环境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在一个地区的能够发挥的作用,同样的,农村金融环境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地方政府部门与经济的主管部门要与金融机构搭建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重视农村信息共享,特别是有关农村人员住房宅基地等基础性信息、林田亩数等产业信息、新增产业等创业信息等,打破农村金融机构与经济个体、中小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其次,农村金融机构要重视对产业项目融资方面的支持,特别关注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如X村想要发展林麝养殖的村民就比较多,囿于资金投入较高,真正养殖的农户少之又少,要积极帮助解决生产面临的问题。再次,要健全农村信用环境体系,宣传个人信用与征信系统的相互联系,宣传个人及企业信用评价在市场中的影响,致力于构建诚实守信的良好信用氛围。另外,还要持续更新金融政策和金融业务的宣传,及时为有发展需求的经济个体提供信息咨询等,始终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大变身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