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052)
化学史就是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描述,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对大自然化学知识的历史论述,是化学家不断探索、发现、发明的历史,也是科学思想取得胜利的历史。化学史涉及大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和人文历史背景,在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它们互相融合、彼此交织。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实现科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因素实现。
例如课题:《原子的构成》的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原子弹,那你知道原子吗?你认为原子是实心还是空心的?你了解原子结构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吗?实际上科学家们对微观世界的探讨猜测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汤姆生、卢瑟福、波尔等人提出的模型(课件配合演示)。1897 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认为原子的模型为“嵌着葡萄干的蛋糕”模型。如今证明该模型是不成立的。在 1909年至1911年,汤姆生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认为 原子是“行星模型”(电子的运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原子的构成。”以史引出课题,这样的开场白能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探索的兴趣,对陌生的科学问题产生亲近感、认同感,知识不再孤立、单一、静止,化学史的见解可以超越知识本身,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降低了理解抽象微观世界的难度。又如一些基本概念的建立: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即使是波义耳,拉瓦锡这样的大化学家,也曾把元素和单质这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直到后来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才真正把这些概念区分开来。使学生体会化学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苦、漫长、曲折,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的前赴后继得来的,来之不易,以此教会学生不怕挫折、迎难而上,启迪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敢于质疑、大胆猜测的探索意识。
在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碱》时,穿插讲解资料卡片中“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西方国家。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不畏艰难险阻,回国潜心钻研制碱技术,经过5 年的苦心研究,600多次的反复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终于发明创立了“侯氏制碱法”——联碱法。这一生产工艺的成功,是世界上制碱技术的重大突破,得到国内外化学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故事的穿插,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让学生不觉得化学课堂枯燥,还可以引导学生与科学家们对话,体会科学家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雄心壮志。
中学生正处于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教师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简史,实现科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价值。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相关化学史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树立正确“三观”。同时化学史中包含有许多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在教学中引用化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很大促进作用。
教材中的知识虽经过层层审核,但也需要补充、发展、修正和完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例如,“燃烧“包括狭义的燃烧和广义的燃烧,初中课本给出的定义是狭义的燃烧。又比如中学阶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初中阶段只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而到了高中才逐步使概念深化,从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观点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会学生能够从发展的高度上去把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真理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真理也可能是发展的、相对的。
化学史不仅可以丰富教科书的内容,还可以起到以史点题的作用。化学书编写化学史教育是化学课堂教学的调味剂,适当穿插化学史知识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科书中编排化学学科发展史有益于学生增长智慧,增强科学素养。对比往年的教材,不难发现,化学史部分的比重有所增加。所以,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在不断大步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作为一名即将走向教书育人岗位的我来说,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需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习科学家们的认真严谨,务实勤奋。为了让我的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光量,我需要吸进整个光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