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中心校,四川 凉山 61635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教学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营建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强烈求知欲的引领下,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就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猜想、谜语、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成为“乐之者”。在这种情况下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为导入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并且在学生思维活跃之下,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非常明显。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得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在儿童的心灵世界中特别强烈。”我们在教学时,不妨给学生多创造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搜集周围的信息,试着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实践、操作、讨论、解答。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产生数感、体验情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绕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绕住乒乓球的线可以量出来,要使绕住乒乓球的线离球表面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 米远,绳子长度增加多少?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 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面实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动口、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了教师给予的答案和设想中相差很大,引起了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若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建立开放的课堂体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交流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就能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真正实现对新知的自我内化,达到探究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课堂的前提条件。师生关系融洽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和调动课堂。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疑点,观察学生学习时的兴趣、意志和情感,通过教学的巨大热情来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应该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课下,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耐心细致回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精神昂扬高涨,积极主动的配合课堂教学,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气氛,只要教师认识这一门课及所教的内容的意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工作,才会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充满热情,教师在课堂中也不会受到自身的情绪影响。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