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继坚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掀起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谁在智能化领域占得先机,谁就能掌握媒体变革的主动权。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同志2018年初提出,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采编业务中的应用,建设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大幅提高生产传播效率为重点的智能化编辑部。要探索智能化编辑部的标准和范式,抢占融合发展制高点。讲话阐明了推进智能化编辑部建设的目标、手段和着力点,本文尝试结合这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媒体变革的要素进行探讨。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媒体变革,首先要解决当前传媒面临的痛点。这个痛点,总体来讲就是受众日益多元的信息需要和媒体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中央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融合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内容生产探索初有成效、终端建设初具规模,当前媒体融合已到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但媒体融合仍面临内容生产、技术创新和机制突破等许多难啃的“硬骨头”。
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革新,呈现出三大新趋势:一是智能化,在资讯领域表现为智能化采集、智能化生产、智能化传播。二是互联网交互介质面临改变,智能语音交互将打造新的通用入口。三是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新华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需要着力解决新闻地域性发生与全国传播、网上苗头性新闻与全网传播、通讯社信息技术与其他媒体、新的传播载体与新闻应用场景开拓、商业新应用与新闻应用之间的“五个时间差”。
破解这“五个时间差”,人工智能是一条主线。新华社以新媒体中心为试点,整合全社人工智能资源,升级“现场云”资源聚合平台,利用“媒体大脑”平台的智能采集、用户分析、图像识别、语音合成等功能,推进在策划、采集、编辑、加工、分发、反馈等全流程应用,向总社编辑部和各分社赋能。
2019年12月12日,新华社正式宣布建成全球首个智能化编辑部。智能化编辑部是一个智能生产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机器可秒级自动生产出视频等融媒体产品的“媒体大脑”,一个是“现场云”新闻在线智能化生产传播管理系统。通过两大系统,可以构建起面向记者和用户的智能舆情分析和采集系统、面向编辑部的智能编辑和加工系统、面向终端用户的智能分发系统。
1.智能分析和采集。新闻竞争的第一步,是抢先知道“发生了什么”,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线索研判能力,第一时间获得舆情研判,进而开展早期介入和舆论引导。需要力争在两个难点进行突破,随时在新闻应用场景中实战检验。一是如何在舆情研判中做到最全、最准,二是人工智能能否做到新闻价值判断。
舆情研判环节,智能化编辑部利用“媒体大脑”摄像头新闻机器人和“鹰眼”智能监测系统,能够超早期记录突发事件、发现新闻热点;通过“人脸核查”对图片、视频图谱进行识别和检索,实现智能化的安全管控和定位分类。
智能采集环节,记者应用“现场云”移动采集系统和智能手机、AR智能眼镜、智能录音笔等智能硬件随时发起“现场新闻”全息直播,并同步采集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全媒体形态新闻素材。利用“媒体大脑”的录音文字实时转化、智能翻译、视频智能编辑制作等功能,让记者将精力更多专注于内容策划与把控。
2.智能编辑和加工。新华社汇聚全社技术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兼容移动采编发系统、“媒体大脑”创新成果和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最新功能应用,不断集成创新,推进源头端全流程在线智能加工。利用“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时政动漫平台等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对新闻素材进行自动分类和标引,智能化生产文字、图片、AI主播视频、短视频、地图新闻、数据新闻、卫星新闻、VR、AR、MR等30余个品类的全媒体产品。全程人机协作,人工审签。运用“智能会话”深度语义理解能力,实现精准人机对话,实时提取新闻实体数据,绘制行业权威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需要丰富的数据资源,以数据驱动生产。当前媒体数据仍相对单薄,新华社通过打通社内的视频资源、“现场云”平台拓展用户、接入城市摄像头系统数据、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数据新闻联盟、和专业视频网站共同生产聚合等方式,拓展新闻数据来源。同时,通过“媒体大脑”开发统一技术系统,建立统一标准,从前端采集到智能化加工,在共性的机器生产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加工,形成新的采编范式。通过“现场新闻”“现场云”将相关功能前端化,加上已内置的云导播技术,将范式和工具提供给媒体用户,使媒体用户都能在平台上加工生产新闻产品。
3.智能分发和反馈。智能分发的基础是精准的“用户画像”,需要基于大数据,结合用户行为数据,打通媒体资讯、智能家居、娱乐、社交、地理位置等多个领域,对用户进行精准识别和高维分析,驱动媒体内容产品迭代,实现用户精细化运营。一是通过用户识别匹配,展示整体用户数和用户群整体画像,实现个性标签的划分。二是基于用户基础维度刻画,全方位了解用户特征概况,从各侧面反映用户群体分布情况。三是专注于媒体领域,基于用户通用属性和资讯行为偏好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四是将用户数据进行高维聚类分析,对用户群体特征进行显性表达,实现智能分群,智能管理。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媒体变革,不是简单地将新闻生产交给机器人,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让机器生产替代人。打造智能化编辑部的意义在于,新闻媒体的变革正告别多媒共生的众媒时代,进入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
1.基于各自比较优势的人机合理分工。合理分工建立在人机优势的区别之上。人工智能在全网搜索、数据处理、内容梳理等方面,具有人脑所不可比较的优势;而人脑在价值判断、特殊情境分析上具有优势。通过人机协作,共同完成内容的发现、写作和传播。
2.基于人的主导下的人机高效协作。人机合理分工将推动人机协作程度愈加高效。人将智力注入机器生成人工智能技术,而机器由此成为人的智力延伸。在智能化编辑部中,机器可以批量地进行事实性信息生产,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价值性信息生产倾斜。
3.人工智能辅助下人的能动性发挥。当机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等成为智媒时代的核心资源时,智能化编辑部将为媒体用户提供开放的人工智能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