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葛志军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传播生态和加速迭代的传播技术,使得浅阅读成为当下信息消费的一种主流形态。
深度报道是党报的传统优势,也是能够与新媒体碎片化传播形成差异化的一种利器。但面对浅阅读的流行,深度报道的关注度和传播效果面临新的考验。在拼流量的当下,不要过高企求用户会第二次点开同一话题的稿件。深度报道需要深度阅读的用户流量,重围之下,纸媒应从多个维度考量如何提高深度报道的吸引力,并体现“深度”应有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信息生产与消费始终是一对无法绕过的现实矛盾。一方面是浅阅读流行,信息量上的覆盖重于质的追求;另一方面纸媒需要差异化传播,通过深度报道体现纸媒的内容质感。于是,在传播实践中就出现了一些困惑。
1、“浮光掠影”现象。考察深度报道的“深”,无非是两个维度。一是信息量的维度,是否体现了“全息”性,尽可能完整、全面、客观地向用户传递解读事实的信息点;二是信息质的维度,是否体现了思想的高度,即向上靠拢与向下挖掘是否充分。分析当下的深度报道,不少稿件存在重体量轻质量的倾向,简单地把块头大当作具有深度的直观标准。信息量上体现为简单叠加,却缺乏思想高度和深度,是披着深度外衣的“伪深度”。用户在阅读这类稿件时费时费力,却得不到多少“营养”。
2、“穿靴戴帽”现象。深度报道除了事实本身具有较高的报道价值外,往往都有一个相对宏大的主题背景支撑。但主题的宏大与高度、深度并不能画等号,只有把主题背景与事实的深度挖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是一篇有分量的深度报道。而现实中有不少深度报道生搬硬套主题背景,把“穿靴戴帽”当作思想高度和深度,于是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传播效果自然也会打折扣。
3、“剑走偏锋”现象。深度报道如挖一口井,确定主题后,筛选素材,联系背景,客观、全面反映事实背后的真相,不但要揭示“是什么”“怎么样”,更要分析“为什么”“怎么办”。但有的深度报道在分析过程中,东一榔头西一棒,看上去是多角度挖掘,实际上无论哪个方向的解读都是浅尝辄止。还有的深度报道单从角度上看有新意,但联系背景,却有失偏颇,没有直击问题的核心。
4、“枯燥乏味”现象。深度报道内容繁杂,既有面上材料,又有点上事实,时空跨度往往都比较大。不少深度报道在整合时,过多地关注面上综合材料的运用,却忽略了点上具体事实的陈述,从数据到数据、从综合到综合,导致稿件缺乏可读性,影响传播效果。
以上现象的存在有多方面原因。从客观层面看,最近几年来,各级纸媒都非常重视深度报道,尤其是党报承担了很重的深度报道任务,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有的深度报道纯粹是为了配合阶段性政府中心工作,内容同质,“饭炒蛋、蛋炒饭”,缺乏新意。从主观层面看,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不够高,记者缺乏调查研究的能力,理论水平不够高,思维方式陈旧,新鲜素材不够,综合材料来凑,变成了简单的材料搬运工和粘贴工。而从当下媒体内部管理的层面看,传统、死板的绩效考评机制重量不重质,使得记者不愿花大量时间做深度报道,宁愿采写短平快的稿件,以谋求更高的奖金。另外,不少媒体唯点击量的考评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记者宁可关注能搏取眼球的短平快的社会新闻,也不愿意去采写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深度报道。如此一来,深度报道就走进了一个量与质都不能尽如人意的恶性循环怪圈。
深度报道是纸媒应对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纸媒的优势和特长所在。面对新媒体碎片化传播和用户浅阅读习惯,要提高深度报道传播的有效性,需要有“绣花功夫”的精细化思维。
1、无故事不深度。美国著名编辑尤金·罗伯茨说:“优秀的新闻报道就是要让读者看见,让读者在乎。”所有的传播都是以“到达”为目的,而不是为出发而出发。如果一个故事不够吸引人,用户没有接收到故事的核心,那就是无效传播。在“后真相时代”,我们离事实很近,却离真相很远。如何尽可能地接近真相?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让真相直观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是当下深度报道的一个新动向。几乎所有成功的深度报道都注重对典型故事的挖掘。
衢州日报在今年的改版中突出了深度报道的设置,每周四个版的深度报道,在整张报纸中的信息容量占比较高。我们在确定选题时,采用先选故事再定主题的方法,摆脱了以往主题先行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具体故事、事实支撑的困扰。比如,我们抓住了衢州东南数字研究院近年来大量招揽高端人才,从而带动衢州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这个生动的个案,详细梳理背后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近几年来,像东南院这样的头部企业入驻衢州后带动高端人才集聚的案例还有很多。除了企业本身的努力外,还有当地政府的相关人才新政提供的强有力支撑。通过以点带面,既把个案成功的脉络理清了,又反映了衢州通过吸引青年、吸引人才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清晰思路。
2、无调查不发言。深度报道“深”在对事实真相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以及对事实内在逻辑的全面梳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前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是不可能全面掌握素材的。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既要有“脚力”,更要有“眼力”和“脑力”。只有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研究深入基层,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发现事实细节背后的联系。走马观花、单纯记录,都不是调查研究,更不是深度报道。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基层落地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堵点?衢州日报结合乡村振兴的目标和五大振兴、全面振兴的要求,策划推出了一组“乡村调查”。按照调查报告的要求设计文本结构,从乡村个案的深入剖析切入,侧重总结某个方面的经验,又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文后以点评的方式,将个案探索上升到理性思考,体现其普适价值。比如针对开化县龙门村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天花板”问题,提出了“如何走好美丽经济下半场”的思考;针对江山市贺村镇耕读村社会资本下乡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乡村如何有效承接产业溢出”的思考;针对柯城区新新街道上妙村的探索实践,提出“城郊村如何实现特色振兴”的思考等等。一组系列报道总共8篇,每篇有调查、有思考,有事实、有观点,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肯定,也深受用户的喜爱,认为“这是一组真正带露珠、粘泥土、冒热气的深度报道。”
3、无新闻不报道。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前提是新闻性。在日常的深度报道中,以主题先行者为主。但每个“先行”的主题,都有一定的新闻背景,都要讲求时机性、时宜性。另外,事实的选择也应该尽可能地体现新闻性,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来表达主题。
在今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衢州日报适时推出了一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衢州之变”系列报道,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受疫情冲击后各行各业发生的一些明显变化,从个案切入,理清“变”在何处、为何而“变”、“变”的成效和意义。这组报道既及时总结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又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复苏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新思路,新闻性、故事性都很强。比如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出门”引爆了“不接触经济”,网络直播成为时尚。“‘有才’农民直播卖胡柚”一文对“直播”热进行了深入分析,既总结了其合理性和对未来的意义,又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勤‘筷’妈妈养成记”一文,有效结合疫情冲击之下使用公筷公勺成流行时尚,对一位普通居民的卫生习惯养成过程进行深入调查,提出如何纠正不良卫生习惯的方法;“‘圣蓝’抢占8%市场份额的背后”一文,通过对一家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的分析,提出企业如何危中寻机的新思路等等。整组报道都是从极具新闻性的事实切入,在娓娓道来中把一个个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4、无融合不传播。融合传播不只是一个传播理念的问题,更是一种传播技巧的问题。客观地讲,深度报道体量比较大,在浅阅读流行背景下,很难吸引用户有效阅读和传播。要提高深度报道的信息覆盖面,增强传播效果,首先在传播渠道上要树立多渠道传播的理念,做到渠道全覆盖;其次在文本呈现上要树立多文本表达的理念,做到文字、图片、视频全覆盖。
衢报传媒集团旗下除了纸媒,还有新闻网、掌上客户端、道至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并与抖音、快手等平台有战略合作。在采写、发布深度报道时,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既化零为整,又化整为零,多文本、立体式覆盖所有渠道和平台,从而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比如疫情防控期间,开化县长虹乡邹妙富夫妇自发为村口卡点守护人员免费送饭,记者冒着风险深入现场调查核实,撰写了一则深度报道,同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视频。根据不同平台对素材的需求,先后在衢州日报、衢州晚报、衢州新闻网、掌上衢州、道至简公号和抖音平台上差异化发布。掌上衢州的阅读量达到20万+,而抖音平台则达到了600万+。
5、无观点不发布。在事实高度同质化的当下,观点表达是形成差异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每一篇深度报道的背后都有明确的主题,画龙点睛式的观点能有效提升报道的高度。衢州日报在策划每篇深度报道时,都采用了“事实+观点”的呈现方式,充分表达事实,同时通过“编后”“短评”“本报评论员文章”等形式,将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观点提炼出来。
在总结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特别报道中,除了用一个打通版的篇幅报道了衢州市3个多月的抗疫历程,还配发了“朝着胜利的方向笃定前行”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体现了面向未来、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的力量;比如在报道“深藏功名七十年”的胡兆富、“捐赠40万元私房钱”的贵海良、“跑腿书记”卓彦庆等典型人物时,都将配发相关评论当作标配。从实际的传播效果看,给深度报道配发相应的评论,既是“观点与事实分开”这一新闻传播原则的要求,也是体现深度报道之“深”的亮点所在。在“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人人都是新闻评论员”的时代,“观点+深度”能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浅阅读的流行使得用户每天处于碎片化信息的包围之中,信息过剩带来信息焦虑,高质量的深度报道能让用户在快节奏的信息消费中“慢”下来,在深度阅读中获取更全面、客观的信息,从而更清晰地认识“我在哪里”“现状如何”“该往哪里去”等深层次问题。既然信息消费的需求在那里,作为纸媒以专业精神做精产品,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高效的传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