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当前,语文老师们在汉字规范书写的教学上遇到了大难题,老师们很少将规范学生汉字书写习惯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写字“卷面上过得去、书写熟练整洁就好”,如果将课堂40 分钟的宝贵时间用来落实每个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实在是一种奢侈的浪费。这是一种对语文的不尊重。小学低学段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过程应当建立在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之下,使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引之下轻松而快乐地完成生字的规范书写。这样,不但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本身的实质性意义也更大,由此可以更好地促进低学段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养成,从而在学生的学习精神之上播下“汉字是中国人的字,汉人不可糟蹋了汉字”的飒爽骨气。
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将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可持续的发展基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面对低学段的小同学,教师应当更精心地结合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和群体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有依据、有目的地展开写字教学,这样才能使写字教学发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老师教得不繁,学生学得不累。
一般而言,在引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先观察生字的“形状”,推敲这个生字是由哪些部首来构成,字的结构特点也要观察清楚。这样的写字过程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特点——形神结合,形声可见。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才能形成清晰的进步目标,越写越好就越写越来劲儿。比如,《坐井观天》一课的写字指导环节,在教学生书写“观”的时候,先引导观察得出“观”由“又”和“见”构成,“又看见”实际上就是仔细观察的意思。这样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识更为深刻。在学生观察生字的偏旁、结构之后,第二步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把生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位置观察清楚。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学习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汉字的写法中体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从本质上体会这个生字在各个语境中存在的意义。这种“观其形,察其神”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认知生字学习的内涵。
敢于、勤于动手是写字指导的第一道难关。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要写的欲望。比如,“渴”和“喝”在学生初学阶段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敢于去联想字的组成部分来认识生字,比如,人“渴了”需要喝水,而喝水需要开“口”,这是一个让学生敢于书写、敢于发挥想象的过程。学生在书写生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让学生突破自我,能够真正的敢于动手书写,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局限性,希望突破自己学习的缺口,从而有书写生字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写字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写字的动机上的,因此也就要求教师能够真正启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激励学生把字写对、写好。
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生字书写的规范性要求,让学生上讲台书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法。上讲台的过程以及在讲台上书写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全班同学和老师,他会自然地想展示自己最好的写字状态和成果。再这样的积极动机影响下,往往学生会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包括心理承受力和书写能力。教师也就最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在书写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依据最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授课,诠释教学相长的基本规律。
在《坐井观天》八个生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互相检查的方式来促进教学。在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的过程中,教师也让学生在同桌、前后桌之间互相检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检查学习任务、互相评价学习效果,能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检查写作的紧张氛围,同时也能促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地促进老师完善教学效果。
低学段学生的身心成长还处于依赖塑造阶段,需要老师建立起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敢于突破自我。老师在课程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奖励或者物质奖励。“规范书写”激励机制建立的过程,必须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作为基础考察,这对构建学生的写字动力的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生字的规范书写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要确保让学生具有十足的动力和十分的干劲去完成书写任务。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得到培养,能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之下,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升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