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江西省铅山县汪二镇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4500)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与素养的主要途径,所以,必须要引起我们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的重视,努力搞好小学美术教学。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从寻求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学的新路子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根据美术教材中的具体内容适当地进行艺术文化背景的渲染,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美术文化,扩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教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展示这些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之前,可以先对其背景进行简单的叙述。以“齐白石”大师为例:其少年时家境贫寒,仅仅在牧牛砍柴时的空余时间内读书和习画,青年时期曾经从事过雕花木匠的工作,后来跟随胡沁园学习篆刻、绘画、诗文、书法等,中年时期便以卖画为生,曾五次在各地游历。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艺术大师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再去理解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并且能够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深刻地体会到创作者想要通过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将这些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与艺术大师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发珍惜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美术教学应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作品创作。开展多种多样体验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欣赏、领悟、探究、理解、表达等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挖掘小学生美术创作的潜能,自由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学《在快乐的节日里》时,课前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对教室进行适当地装扮。如在教室的角落里悬挂一些红灯笼等等,为学生们营造出节日的气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这一课题的创作。激发学生们对于美术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体验学习快乐,研究的愉悦与幸福感,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鉴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局限性,教学手段需要更新,融入现代媒体教学已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轻素质的培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眼光”。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前做好课件,上课运用时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如笔者制作的《小桥、流水、森林》课件,在运用中使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感受什么是“美”,让我明白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讲授方法的局限性。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简言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省时高效。又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多媒体电脑技术的运用必将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更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师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是小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途径主要是:观察。这种学习方法统称为观察法。它依托于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如果学生能够达到观察入微的境界,学生学习美术和画作的难度就会自然而然降低一些。观察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指导学生去主动地自觉地发现美术课堂和平常生活中美的地方,号召学生发现美,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或者还有一种比较普遍和常用的兴趣法,这种方法就要教师在小学生一开始接触到美术的时候,善于利用一些小学生认知经历中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情去吸引学生来参与美术的教学活动,进而感受其中蕴含的教学性。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挖掘出艺术潜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美术学科所迸发出的艺术气息,让学生们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自己的美术创作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为小学生综合全面地成长提供空间。要让美术新课程真正能够体现课程的“新”,让美术教学不断的“新”,就要不断总结经验,常与同组的教师进行诚恳的交谈,订出多套方案互评,不断促成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