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昆明 650091)
1938年10月以后,中国东南海陆交通均被日军切断,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广州失守以后,滞留在香港的2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滇缅公路运入。为此,国民政府在昆明设立西南运输处,并在新加坡和缅甸仰光设办事处,负责把军火物资从香港经新加坡移囤仰光,再从滇缅公路运入昆明。1938年底至1939年初,西南运输处国际物资运输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一是苏联军事物资急需经滇缅公路运入中国。1938年10月11日,苏俄运输军用品的数艘船只运到香港时,广州已不守,粤汉铁路被切断,越南各埠又不允许中国卸下军运品,后来通知中国船只改在仰光卸货。二是美国援华物资亟待运输。经过中国外交部门的努力争取,美国开始援助中国。1938年12月8日,中美签订《桐油借款合约》,根据协定,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借款,用以购买美国物资用于抗战,因此,如何增加运输运力成为了国民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1]。滇缅公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缅甸的腊戎,全长1146公里,内可联通川、康、黔、滇四省,外可直通曼德勒、仰光,成为我国与东南亚联系的纽带,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支援中国杭日的军需物资均赖此路输入,成了战时西南大后方唯一国际通道。滇缅公路极为险峻,需要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横断、怒山与高黎贡山山脉,横跨澜沧江、怒江与漾滇江等河流;还要通过人烟稀少的“烟瘴”之地。沿途崇山峻岭、深山峡谷,其中三分之二的道路紧贴悬崖,路宽不过两丈,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一辆卡车通过。由于是战时抢修的临时公路,路面坑洼不平,一遇雨天,道路就泥泞难行,随时都有车毁人亡的危险。此外,还要经常遭遇,敌机的狂轰滥炸。一名外国记者在滇缅公路采访后感叹,“这是比世界任何一条公路都更具有危险的地方”[2]。如此恶劣的行车条件,没有技术熟练的驾驶员是无法胜任的。当时国内严重缺乏此类人才,国民政府即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呼吁,招募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及修车机工回国,参加滇缅公路国际抗战物资的运输工作[3]。
1938年10月10日,在陈嘉庚的努力及国民政府的协助下,南洋各地代表齐聚新加坡华侨中学召开会议,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先生当选为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是20世纪30年代的南洋华侨支援中国抗战的总机构,该机构会员以社团为单位,会员是南洋各地的华侨筹赈会好其他慈善团体,成立的宗旨是团结一千多万南洋华侨,筹款援助中国抗日活动,集中力量支持中国抗战。为招募技术娴熟的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1939年1月初,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负责人宋子良致电时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的陈嘉庚,询问能否“代募华侨机工回国服务”事宜,希望代为招募华侨机工回国以解燃眉之急。随后,国民政府委派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专程前往新加坡,与陈嘉庚商讨在南洋招募南洋机工的可行性[4]。1939年2月7日,西南运输处正式向“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提出代为招募机工的请求。
新加坡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和总会的其他领导人接到紧急招募请求后,认为南侨机工的招募事关祖国抗战大业,决定全力以赴,招募南洋华侨汽车驾驶员及修车机工,回国支援国家抗战。1939年2月8日,南侨筹脤总会发布《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通告(第六号)》,呼吁南洋华侨青年参加机工队伍。第六号通告内容为:“为通告事,本总会项接祖国电,委征募汽车之机修人员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凡吾侨具有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处华侨筹赈总会或分支各会接洽,并注意下列条件方可:一、熟悉驾驶技术、有当地政府批准、初识文字、体魄健全、无不良嗜好、年龄在40周岁以下20周岁以上者。二、薪金每月国币30元,均由下船之日算起。如驾驶及修车兼长者,可以酌加。须在工作时,审其技术而定。三、国内服务之地,均在云南昆明或广西龙州等处,概由安南入口,旅费均由各地筹贩会发给。四、凡应征者,须有该地要人或商店介绍,如其确具有爱国志愿者方可。事关祖国复兴大业,迫切需要,望各地侨胞侨领深切注意办理是要。此布。”[5]及此,在陈嘉庚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努力下,开始正式征募南洋汽车司机及修机人员回国服务。
西南运输公司主任宋子良首次委托陈嘉庚式“征募”南侨机工回国没有提出具体人数,南侨筹脤总会发布的《通告(第六号)》的招募方案是:汽车驾驶员500名、修理人员50名。1939年3月10日,陈嘉庚收到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的另一封电文,该电文由新加坡分处处长陈质平转交。宋子良强调,西南运输处军事物资运输“交通端赖公路,汽车司机需用浩繁”,再次请求南侨筹赈总会“予以协助”。1939年3月10日,宋子良给陈嘉庚再次发函,电文说:“新加坡分处转陈嘉庚先生赐鉴,第本委座命办理后方物资供应,一年以来稍具规模,值兹战区西移,交通端赖公路,汽车司机需用浩繁,国内罗致者尚不敷用,查英属侨胞逾二百万,驾驶人员愿返祖国效劳者定不乏其人,素仰先生领袖侨胞,关怀祖国,敢请予以协助,除饬星洲分处陈处长质平随时听候外,特电奉恳敬祈赐覆,毋任共口。弟宋子良滇梗。”[6]其电文反映出中国抗日对机工人才之急需,以及对南洋华侨之倚重[7]。南侨筹赈总会接函后,马上发动广大侨胞捐献卡车,又向南洋侨胞发出征募汽车驾驶员和机修人员的八号通告,再次征募汽车驾驶员350名、机修员50名[8]。
关于各批南侨机工招收人数,陈嘉庚在电文中都向宋子良进行了详细通报。如1939年3月16日,陈嘉庚致宋子良电文说:“昆明西南运输公司宋子良先生鉴:寒电悉。第三批四百多名感日可起程。贵处应需驶车、修机、修电各若干名,乞电示,庚当积极鼓励精熟工手志愿投效者急往。”1939年3月23日,致宋子良电文,“第三批五百八十名决感(廿七)日往。第四批一百五十名,可再往否?此次募一千名”。1939年5月23日,致宋子良电文,“第五批五百廿九名昨出发,经越,希准备”。1939年5月25曰,致宋子良电文,“昆明宋子良先生:后方勤务部托招汽车司机二百名,修机可否兼收?”1939年6月21曰,致西南运输处电,“昆明西南运输处,机工一百二十四名皓搭丰平轮来越”1939年7月17曰,致宋子良函,“现本会征募之第八批机工三百四十名已于今日搭丰祥轮起程赴越返国”。1939年8月29日致宋子良函,“寝电悉。第九批五百零八名请全收训。如须征募,每月或一百名至二百名,大约必无难事,至少或可至三百名。未悉贵处尚有需要否,即希惠复为荷”[9]。经陈嘉庚和“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努力,为滇缅公路国际抗战物资运输招募了大量具有娴熟汽车驾驶技术和修理技术的南侨机工,具体人数据《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史》记载,南侨机工由马来西亚经越南回国的共有9批2654人;由马来西亚经缅甸仰光回国的有先后6批538人;两路回国共15批3192人(一些未经登记而零星回国的未算在内)。另外还有人在其他各地服务,合计总人数为3913人,是一支人数众多技术熟练的南侨机工运输队伍[10]。
陈嘉庚在招募南侨机工过程中,还积极向西南运输处推荐技术出众的机工人才。如1939年7月17曰致宋子良函中,陈嘉庚向宋子良特地介绍了黄景镇和田穗九两位有特殊技能的人才。“査此次机工具有特殊技能者计有两位,一为总领队黄景镇;一为槟城队田穗九。黄君在此间马来亚摩托车厂任技师职,月薪二百元,其人与前批王文松同一具有优良技能,今次亦弃职回去,请特予拔擢,以资鼓励。田君系热血男儿,富有机器电器学识,曾予广九铁路、粤汉铁路、香港汽车工厂、太古船厂、北婆罗洲火车工厂历任装置火车修整、机器电机各职,经验丰富,皆有任职证明书以资验证。今激于爱国热诚,情愿弃职自备资斧返国服务。如此热诚,实属难能可贵。敢请贵处甄别选用,以展其才”。此外,陈嘉庚关怀回国南侨机工生活,对其爱国情怀予以赞誉,积极勉励南侨机工勤勉工作,报效国家。如1940年4月22日,陈嘉庚在对回国南侨机工训词中,首先对充分赞扬了南侨机工机工回国参战的爱国情怀,“去年二月间南侨方面得到宋主任函知滇缅路完成通车在即,嘱代招侨胞返国服务,前后陆续拋去原有的优美生活以及父母妻子,热情返国参加抗战工作者已达三千余人,均系抱抗战热情而来,可以说没有一个是无工作无办法藉此返国而求生活者”。其次,希望西南运输处为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提供基本生活保证,要求“衣能暖,食能饱,居住地点能合乎卫生,使他们白日工作,夜间可以安息,则他工作自可发挥莫大的成绩”。再次,向南侨机工重申,“三千侨胞都要抱定回国抗战是为国家是为民族增加抗战的力量”[11]的精神,为国家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华侨机工陆续复员。忙于内战的国民政府对南侨机工的复员要求不予理睬。曾任中国滇缅公路代表,南侨侨领庄明理回到南洋各地,呼吁帮助机工复员。经各方努力,南侨机工复员南返请求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响应。1945年11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委托侨务委员在重庆(林森路)召开第一次南侨机工复员南返会议。参加会议的部门及人员有侨务委员会(甘云)、交通部(杜湘)、运输管理局(臧其吉)、外交部(叶洪泽)、侨务委员会(王开尘)、善后救济总署(欧阳治)以及南洋筹赈总会滇缅公路代表庄明理等[12]。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以下决议:(一)关于昆、筑失业侨工在未出国之前行政院转饬军政部后方勤务司令部及战时运输管理局尽量优先录用。(二)救济昆、筑侨工七百余人在失业时期之生活费,请行政院拨专款救济。(三)关于昆、筑侨工复员返回原居留地,由侨务委员会函商善后救济总署优先遣送。(四)关于侨工复员出国手续,由外交部分向有关政府交涉办理。(五)其余各项由侨务委员会分别函商有关机关核办[13]。虽然善后救济总署答应专案办理,但还面临着机工入境的交涉问题。1946年5月5日,南侨机工召开“南侨机工返国七周年纪念大会”。在纪念大会上,参会全体南侨机工以“南洋华侨机工服务团”名义致电外交部部长王世杰,请求向新加坡交涉人境问题。电文为:“查入境手续早蒙均部允向英方交涉在案,而至今尚未获批示,时日迁延,未知今日何时始能遣送,南侨机工回国服务七周年纪念大会于云南省党部举行之际,经全体议决通过,具文请钩座讯向英方交涉请准予入口,俾侨工等能早日返回侨居地恢复旧业,重见父母兄弟,则当铭感靡尽也”[14]。由于国民党当局不负责任,原南侨机工的名单已丢失。为此,南侨机工胡玉春、白清泉等机工主持着华侨互助会工作,在报纸上发表通告,并在滇缅公路沿途设立通讯站,派专人负责联络失散机工。陈嘉庚先生也派出船只前往国内接应。至此,国民党政府才发给每位机工一张“侨务委员会”奖状及200元美金,同意办理了机工们的复员手续[15]。
陈嘉庚在南侨机工复遣返中所做的工作主要有:其一,积极与国民政府协商南侨机工复员事宜。如1946年6月19日,陈嘉庚为机工遣返事宜,亲自与4位选出的侨领代表到驻星总领馆拜见伍伯胜,此为“陈嘉庚十年余年来第一次亲来本馆”[16]。5位代表当面提交机工南返的具体要求,并递交1946年6月16日吉隆坡会议决议案:限期驻星总领事馆专责办理,机工及家属于二个月内由中央尽数设法遣回,未遣送前救济其生活,在国内者,鉴于回国热诚酌予雇佣,如不能两个月内资送南归,请总领馆躬回南京,向政府去据理力争,务达遣回目的[17]。为确保和督促机工复员能够顺利南返,1949年6月18日,陈嘉庚以马来亚华侨筹赈援助华侨机工复员代表大会的名义致电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资助南侨机工南返。电文说:“国民政府主席蒋,行政院长宋钩鉴:(302)抗战初期,应命募汇华侨计三千余名,胜利迄今,未蒙遣返,甚有流落昆明及他处,失业无告者,数百名,惨不堪闻,彼等为国服务,政府应给资助救济及南回,本会同此请命,除商星总领馆代恳外,谨电奉闻。马来亚各区华侨筹赈会援助华侨机工复员代表大会叩。”[18]
其二,采取各项实际行动帮助南侨机工复员南返。1946年5月6日,在重庆的南侨机工19人联名致函陈嘉庚,告知在中国的“生活穷苦,莫不思归心切,虽经数度向当局请求,每次均答以候拟,力予拖延。数月已逝仍无消息,似此恐无返归之一日”,请求陈嘉庚设法帮助机工复员南返,与家人团聚[19]。在此情况下,陈嘉庚决定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召开会议,并计划以南侨总会名义发动各区筹款将机工接送至南洋。1946年6月1日,陈嘉庚在《南洋商报》等华文报纸上刊登《南侨筹赈祖国大会通告》(第十九号)。通告呼吁各地筹赈分会筹款协助机工南返,“至诸机工原为爱国而特往服务,亦有各地筹赈鼓励而成行,今日战事已终,目的已达,其父母妻子忍苦盼待,七年于兹。政府即不资助南返,我侨安能坐视?”并决定于1946年6月16日,在吉隆坡召开关于机工复员南返的会议,呼吁各筹赈会筹款将接回国机工[20]。1946年6月16日,来自槟城、太平、峑株巴辖、巴双、彭亨、新加坡6地的代表在吉隆坡召开会议,制定出督促中国政府遣送机工的办法。第一,推选产生由5人组成的南侨机工救助小组,有新加坡的陈嘉庚、槟城的庄明理、巴双的陈可用、彭亨的何志峰、崙珠巴辖的蔡伯祥。第二,决定1946年6月18日五人集体拜见驻星总领领事伍伯胜,讨论救援机工办法。第三,以马来亚华侨筹赈联合会名义,致电行政院,要求“资助华侨机工复员”。第四,要求驻星总领馆告知中国政府,机工成立家庭者“则其妻及子女均加以资送”。第五,对于机工南返复员事宜委托驻星总领事办理,并规定期限,“若逗留国内之机工,不能于两个月资送南归”,根据大会授权,请求“总领事本人迳往南京一行,亲为侨民请命”[21]。
在陈嘉庚以及“华侨机工互助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等努力下,1946年1~10月,由华侨互助会对尚存的华侨机工造册登记。分别在昆明、贵阳、重庆等滇缅公路沿线设立通讯站。最后,真正获得批准遣送,享有奖金的华侨机工为1144名。华侨机工从报名回国时的3100多名,除去因病提前南返的100余名,到抗战胜利后尚存人数的1144人,回国服务的华侨机工先后殉职近1800人。1946年10月26日,第一批华侨机工219人由昆明起程南返;第二批71人于11月15日出发;第三批177人于11月29日出发。整装复员返回南洋的华侨机工为467人,加上带回去的眷属约为千人。虽有1144名华侨机工获准复员南返,但待起程时大多数的华侨机工仍在滇缅公路沿线服务,有的没能及时跟随复员队伍起程南返[22]。
南侨机工回国后,组成南侨机工车队共4个大队,拥有1100余辆卡车,成为了滇缅公路抗战物资运输的主要力量。在抗战艰难岁月,中国的锡、皮革、生丝、桐汕、猪鬓、绸缎、矿石等通过滇缅公路转销英、美、欧洲国家获得一定数量的外汇。据统计,仅在1941年1月,经滇缅公路出口商品达到了25.87亿元国币,从经济上:支持了国民政府抗战的信心[23]。在军事运输方面,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的记载,从1939年7月至1942年7月这三年中,滇缅公路运输的军需品和其他物资共计达52.00吨。另据《华侨先锋》第2卷第9期记载,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平均每日的军事物质输入量保持在300吨的水平以上[24]。陈嘉庚参与招募南侨机工回国参战的整个过程,在动员招募南侨机工,保障南侨机工工作、生活权益,以及协助南侨机工复员南返等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家抗战胜利做出重要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