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网络环境下,信息量成倍地增加,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变得非常迅猛,使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管是从类型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变得更加丰富。图书馆读者服务就是做好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类,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诉求。以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是传统的纸质文献、实体的信息资源、光盘资源、影像资源等,通过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网络虚拟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来源于网络,通过网络传播共享的方式被运用,给不同的读者提供相对应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虚拟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资源占比越来越大,因此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馆藏结构的变化以及文献资源类型及数量的丰富,也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与此同时也改变着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将图书、文献资料、期刊杂志等进行分类,一方面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再只是被动等待为读者提供服务,更多的馆藏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曾经静态封闭的空间转变为动态开放的虚拟空间,这些现代化的服务项目让读者体验到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乐趣。不再需要自己来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图书馆读者服务平台进行阅读、检索、咨询,还可以下载资源以供使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不再只局限于为读者提供借阅图书及馆藏文献的管理这些服务项目,而是通过网络优势,在信息资源和知识体系上给读者带来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手段呈多样化发展,也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价值定位,使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过去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比较固定的,基本上都是来图书馆阅读、借书或者是寻求咨询服务的人群,图书馆对读者的信息管理也仅仅限于在读者借阅时,通过借书卡对读者身份进行登记、认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对象在数量和范围上都大幅度增加,只要是具备阅读意愿、阅读能力的人,都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而且读者身份认定变得更加简单,图书馆借助数据化信息统计,通过对读者阅读数量、频率、阅读类型等信息的掌握,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适合的服务项目及更深层次的读者服务。
互联网的到来,使得图书馆服务的中心变成了读者。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储存机构,还需要大力发挥图书馆的更多功能,针对读者的需求,主动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增加与读者之间沟通的频次和深度,不断优化服务策略,满足读者的需求,提升读者的满意度。
要想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优化工作,丰富馆藏资源建设、对现有文献资源加强归纳整理是优化服务的前提和关键所在。虽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图书馆虚拟数字化资源大量增加,但实体印刷版文献的价值也不容忽视。实体文献资料在阅读上更直观,借阅时也比较方便。另外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网络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但信息资源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信息没有经过整理、编辑的情况下直接面对读者群体,将会给读者在阅读及获取信息方面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在给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除了要定期更新线上信息资源,还必须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整合,让读者获取的信息资源更健康更具有价值。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多停留在文献资源的收集和对馆藏资源的管理上面。而网络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图书馆要走出以前的舒适圈,在服务模式和内容上加以创新,树立以读者为中心,利用信息化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系列化的全方位服务。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在岗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知识结构以及服务技能,从各方面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再局限于馆藏资源建设,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更加关注读者诉求,以提升读者满意度为自身建设发展的目标。为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在阅览区设置饮水机、咖啡机等装置,另外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向读者推送个性化信息服务或者提供导航信息服务等,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从多维度向读者提供服务。
网路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一定要从“以读者为中心”出发,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创新读者服务模式,丰富读者服务的内容,不断优化读者服务工作,从而给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