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机遇与重点

2020-12-08 02:05:52张艺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张艺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20年我国两会上人民网记者使用了高效智能录音笔记录会议内容和民声所向,用AI智能语音转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采编工作的效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技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新闻采编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

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遇

1.信息科技转变传统采编方式。人民网记者在两会上使用的智能录音笔就是典型的例子,现代信息科技能够使新闻采编工作从采编前的准备到结束后的处理,每一步都有崭新的方式,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提高了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采编工作从最开始的纸、笔,发展到电脑、文件,再到今天的录音笔、智能转写,经历了不断的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收集的信息越来越多,传达给大众的也越来越精确和高效。在科学技术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新闻采编工作应该时刻关注科技进展,抓住技术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

2.信息获取难度降低,传播速度更快。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广泛普及极大地影响了新闻采编工作的信息收集和传播,网络用户越来越多,也涌现出了很多新媒体,使得网络上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为新闻采编工作的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扮演着信息的传播者、接收者的角色,人们可以通过一些网络、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新闻消息[1]。因此采编工作不仅在获取信息的途径上,还在自己所发布的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增加,成为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挑战

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媒体的兴起,同时,由于新媒体在内容上更加贴合人们的娱乐化喜好,并且标题内容都更加新颖,涉及面也更广,所以更受大众的喜爱。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顺畅的沟通渠道使得用户为新媒体带来了更多的流量,而相比之下,新闻采编对年轻的受众来说较为枯燥,标题也缺乏吸引力,交互性也不够。

2.信息量加大,处理难度也更大。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今天,大多数网站以及应用会根据后台数据分析用户喜好,精准化地为用户推送定制化内容。对新闻采编工作来说,也需要收集用户的相关信息,推出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等。因此其信息量加大,相应的,其在处理大体量的数据信息时处理难度也更大,还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才能更快更精确地处理信息,得到能够为它所用的用户信息,在内容以及读者反馈上及时地收到信息。

3.在保持时效性的同时筛选真实信息难度加大。时效性是新闻采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要求采编工作者在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工作、编辑新闻报告并发布。而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给新闻采编工作的时效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工作重点方向

(一)时刻关注最新技术发展动向。采编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新闻关注,最新科技进展也不能忽视,并且注重将智能科技与新闻采编工作结合,创新各项细节工作,使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既能够节约时间和成本,也可以在时效性上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与各类新媒体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新闻采编工作中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与各类新媒体合作。比如,在新闻中开启弹幕,也可以申请微博公众号,让大众以留言的方式给出自己的建议[2]。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其他应用等平台发布新闻信息,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传播面,增加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平台的数据和读者的互动交流反馈有利于在结果评价中收集用户的偏好数据,了解大众的关注点,能够在以后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选取采编内容和方向。

(三)保持专业性的同时融入“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新闻采编是一项关系到舆论的严肃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相关知识的专业性,需要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更新知识储备[3]。但同时,在专业知识的表达中需要通俗易懂,既有利于人们在阅读新闻时能够轻松理解,也可以促进人们对新闻内容的口耳相传,提高新闻传播性。

三、总结

新时代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娱乐活动的广泛化使新闻采编工作迎来了发展机遇,能够有效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新闻传播速度更快。但新闻采编工作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在处理与辨别信息方面也需要改进,因此,在新闻采编的工作发展方向中,需要关注信息技术的进展,并且灵活应用于工作中,也需要积极与新媒体合作,拓宽新闻传播和读者交流渠道,发布的新闻报道也需要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采编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高,新闻采编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