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微生物检测实验的质量控制途径

2020-12-08 02:05:52王银港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王银港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20)

引言: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医药、卫生、动植物检疫等领域非常普遍,但在纤维检验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抗菌纺织品的兴起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微生物相关标准,要求细化检验机构扩大检验范围,增强微生物检验力度,努力建立健全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力。

一、纺织品抗菌检测技术

(一)定性检测

一种定性检验方法,包括将细菌悬浮液均匀地涂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并将样品涂在含有一定数量细菌的琼脂培养基表面,应用琼脂表面样品。

定性质量检测的特点是:检测方法简单,检测时间短,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在溶解和抗菌处理方面的效率较高,但不包括产品抗菌活性的定量测定和抗菌效率的测定。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低。

(二)定量检测

纺织品的抗菌效果可以根据细菌数量的减少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定量检测方法包括消毒、免疫、培养、接种一段时间后接种的细菌回收计数用样品(含样品)制备,用于去除不溶性抗菌组织和溶解度。该方法具有定量、准确、客观的优点,但存在试验周期长的缺点。

定量检测可分为振荡法、吸收法(“浸渍法”、“指纹法”、“奎宁法”、“转移法”)等,根据供试液在上的接收方式,采用回收细菌,又分为平板培养法和荧光分析法。除平板培养外,直接测定细胞ATP含量。根据ATP含量计算消毒率和消毒率,缩短试验时间,提高操作效率。

二、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

(一)培养基

建立并保持与有效检测范围相适应的培养(试剂)质量控制程序。

培养基是指含有天然或合成成分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形式,或保证微生物的繁殖或活力,产品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当你购买一个培养基时,选择一个在我国和国外都很有名的公司,它是市场上可靠的产品。计划采购金额。如果只是计划用了一年,就应该买最小的包装。

当收到培养基时,供应商提供培养基名称、独立成分、添加剂成分、产品编号、批号、使用培养基前的pH值、保存信息和有效期、技能评估和测试菌株、技术数据表,质量控制证书和必要的危害数据。

实验室收到培养基后,必须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和记录。产品名称、批号、数量、收货日期、首次开封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性、内容物感官检验。

根据物理指标的重要性,需要以下几点:物理指标(pH值、琼脂层厚度、色度、透明度、观察到的杂质、凝胶稳定性、粘度、湿度)和微生物指标控制(污染试验、生长速率试验、选择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发现以下情况已超过有效期,并有肿块、颜色异常、脱水、微生物生长等变化迹象。

培养基的保存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供方提供的保存条件、有效期和使用方法进行。基本培养基通常在4℃的冰箱中保存不超过3个月,或者在室温(20℃)下保存一个月以上。

在各种培养基(试剂)的制备过程中,对培养基的名称和类型、保存日期和种群标记、体积、分类体积、成分、各成分含量、生产厂家、批号、初始pH值和最终pH值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无菌对策。

(二)菌种

应为所有物种或样品的收集、传输、鉴定和储存建立质量控制程序。

标准现金或样品必须从注册的维修中心或注册的商业机构获得。为了接收一个物种,有必要记录它的名称、来源、接收日期等。

将微生物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称为接种,主要是组织接种和液体接种。必须记录菌株名称、接种日期、收集的疫苗数量、序列数量和废物处理。所有标准培养物从保留菌株中转移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除非标准方法有要求和规定,或实验室能提供证明其特性没有改变的证明文件,否则工作应变不能传递,也不能代替工作应变。标准菌株的标准商业菌株不能使用,就像工作菌株一样。

为了保证试验质量,必须对保留菌株进行验证。标准试验包括物种纯化和理化鉴定(革兰氏染色、糖发酵、乙酰甲醇试验、甲基红试验)。

目前储存方式主要有斜面储存、半固态穿刺储存、石蜡储存、沙管储存等,在这种情况下,低温和干燥储存更为频繁。昆特。莱斯专家必须记录储存方法、储存条件、保质期等储存时间。对于购买的标准菌株,原包装必须按照制造商的冷冻菌种进行储存,可在-70℃和-50℃下无限期储存一年。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菌株。

(三)废弃物处理

培养基和其他可能被污染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安全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可以参考的方法如下。

使用自制或市售液体消毒剂(次氯酸盐、乙醇、甲醛、五乙醛、碘载体等)一定时间,或121℃高压灭菌至少30min,并保存废物处理记录、废物名称、处理原因、处理方法、处理日期、处理人等。

(四)设施与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布置在区域末端之前,以减少潜在样品的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无菌条件下所需的操作区域能清楚地标明,并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监视和记录。实验室内的无菌工具和仪器应有明确的标识。目的是区分无菌工具和器具。微生物检验用正常仪器设备的状况和维护情况应作相应记录。请每月检查一次无菌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见沉淀法记录。

专业人才短缺是纤维检验机构纺织微生物检验的最大瓶颈,应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引进和储备。由于微生物检验中致病菌较多,从事检验的人员必须具有特定的微生物或附近的专业资格。对新员工进行相应的检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确认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设备操作和微生物检测技能,满足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并对全级检查员实施继续教育计划。

结束语

就纺织品和相关指标而言,需要在整个市场开展功能性检查。纤维检验机构要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契机,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自身纺织微生物检测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