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培育意义与路径*

2020-12-08 01:11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教育学生党员培育

冯 雪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大学生党员群体是思想政治认识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的愿意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建设中去的优秀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的重要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建设者,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骨干力量。十九大报告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强调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绝对影响因素。培育高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应将文化自信培育贯穿学生党员教育的始终。

一、高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培育意义

从国家、高校、大学生党员不同层次来看,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培育都有深远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培育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根植在学生党员的心中,可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逐渐在一代代优秀青年人中被理解被认同,让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脊梁,让大学生党员未来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的中坚力量。从高校层面来看,培育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基层党建理论,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丰富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培育过程中,高校对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现状的准确把握,有利于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先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党员培育工作。从大学生党员层面来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党员从思想源头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有助于高校学生党员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投身到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中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二、高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现阶段,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培养教育存在种种问题,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无处不在,多元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给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观念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部分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心不够坚定,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学习欠缺、认识不高,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文化认知偏差,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关注不够、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存在理工科高校重专业教育,轻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基层学生党组织缺乏针对大学生党员群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教育方案的问题。培育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拓宽日常培养教育的路径,需要厘清什么时间和地点培育学生党员的文化自信,培育哪些文化相关内容来坚定学生党员的信心,采取哪些有效形式及方法开展文化自信培养教育问题。

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培育,首先是党的教育工作者自上而下的文化自信,党中央认识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各级各地区党组织也要把文化自信的培养教育问题重视起来,有重点内容有可选方向地开展培养教育,把优秀的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当中,培育的整个过程就是把文化自信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树立起来的过程。

一是选定最恰当的时间点开展培养教育。高校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党员在学习中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进性,才能铺垫好学生建立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的基石,让大学生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那么,在日常培育当中,从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切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选定主题,开展多种培养教育。比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定德行培养的主题,结合孔子诞辰纪念日,组织学生党员研读《论语》,开展读书会讨论孔子“君子观”、“义利观”。从革命文化中选定长征精神培育主题,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学习长征中的历史事件、讲好长征故事,带领学生党员重温长征精神。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选定航天精神培育主题,结合中国航天日,从60 多年的航天事业发展中,选取发射人造卫星、航天员顺利上天、“嫦娥探月”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或研讨,选取航天人或者重大航天事件,让大学生党员学习并诠释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二是形成增强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专题教育内容。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顶层设计上开辟出一系列的文化自信培育专题,探索形成与组织上对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文化自信培育专题,是使大学生真正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的可行路径。结合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成若干专题,从比较研究,如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比较研究,宋明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比较研究,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专题研讨,大学生党员与五四运动精神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学习,时代楷模事迹专题学习等等,将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完成高校党支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重点任务,让高校学生党员在专题学习中思考,最终形成文化自信。

三是采取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教育方式。学生支部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贴近大学生党员学习生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在志愿公益、“四进社区”、“三下乡”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穿于高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教育全过程。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培育,从理论学习融入实践活动的角度切入,重视日常校园实践教育与寒暑期社会实践教育并重,如参与学校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在暑期开展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支教活动,如让学生党员们置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旧址、名人故居实地进行参观、学习,到延安等革命胜地去实地对革命精神实质进行调查研究,都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文化自信的直接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因此,选定最恰当的时间点、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党员群体开展文化自信专题教育,使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培养教育中被一步步树立起来,在思想上行动上自动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让广大学生党员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发挥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前提。

猜你喜欢
培养教育学生党员培育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志愿服务在民办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教育微论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