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清末民初,西式教育形式的传入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西式教育在流传过程中,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对这一时期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北地区自清末开禁以来,关内移民先后涌入,人口的大量增加对东北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使得这一时期东北的教育相对开禁之前显现出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东北 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4-13
★作者简介:薛萌,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ut forward new test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western educat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s promoted each other and learned from each other, which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Since the opening of northeast China in late Qing Dynasty, immigrants from inside Shanhaiguan Pass poured in. The massiv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brought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made the edu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show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opening.
Keyword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northeast China;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清末民初之际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东北的学堂教育相对传统的私塾教育而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今天的现代式教育相比,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一时期的学堂教育处于由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过渡阶段。相较于清朝前中期,此时东北的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东北近代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作为过渡性质的教育形式,这一时期东北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大众化
东北开禁之后大量的关内人口进入东北谋生,他们成为东北近代化发展的主要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这一时期的东北教育相对于清朝中前期而言,无论是从受教育主体的数量,还是学生之间的生活背景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显现出东北教育发展的大众化。
从受教育主体的数量来看,这一时期的学生受教育数量相较清中前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辽宁省为例,在1908年时,学生数量为85244人[1]138,1929年学生的在校生合计数已经达到了639712人[2]148。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这些增加的学生人数,主要来自女性和贫困家庭中的子弟,这与在清朝统治的中前期,女性不被允许接受学校教育,贫困家庭的子弟负担不起接受教育的经费有直接的关系。
在清朝统治中前期,对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而言,多是在家中学习绣花抑或是学习管家之术;而穷人家的女孩子,则是在家中操持家务或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补贴家用。这是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所带来的对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剥夺。近代以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尤其是西方人所提倡的男女平等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一定的瓦解作用。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妇女接受教育的益处,并积极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并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进入学堂接受新式的教育。尤其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正式颁布允许女性进入学堂学习的政令,以及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男女平等思想,推動了这一时期东北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这一时期民众的思想开放程度有限,部分地区不允许女子进入男子学校和男子一起学习,因此出现了许多专门供女子读书的女子学校。《盛京时报》曾载:“锦州协领衙门胡同设立女学堂一所,原由蒋艺轩君捐办年馀,现又扩充校地,组织学章,并延聘义务中文督课员。”[3]5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东北已经建立了专门供女生学习的女学堂,而入学人数和学校规模方面的逐渐扩大显现出东北地区传统教育思想的改变。
近代以来社会上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女学,以达到解放女性思想的目的,反之女学堂的建立使得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瓦解,社会思想得以开化,“上年自省城北门外奏设幼女学校一处后,经女生赵珩在呼兰创办第二女学,去冬又有巴彦州丁张氏女士创办第三女学。日前,兰西县韩昭麟之妻女,亦在本城招收女生十六名禀明学司,编为第四女学,业已屡致前报。兹闻日昨又有小榆树地方女生乔莺谷者,年十一岁送省留学。江省学界之风气可为之大开也”[4]5。让女性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见证之一,虽然接受教育的女生范围和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相比很小,但仍然是传统中国社会教育的重大突破。以黑龙江省为例,1906年,林传甲夫妇创办了黑龙江省第一幼女学校,开了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先河,至1914年黑龙江省拥有幼女学校312所[5]307。由此可以看出,此时黑龙江省女子教育发展的迅速。
此外,在清朝时接受教育只是一些出身士绅家族的男性特权,对很多贫困的家庭而言,即使身为男性却依旧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与当时接受教育的昂贵性以及读书成就的单一性有直接的联系。学堂的讲师主要是有过功名傍身的举人或秀才,他们或多或少都以营利性作为目的;而对于读书人而言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考科举,这一过程是非常漫长和艰巨的,对贫困的家庭而言,他们大都支付不起这期间昂贵的学习费用,因此文化知识在社会上的普及度不高。在清朝末年,有识之士和政府官员意识到知识对于民众教化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大力支持学堂的建设和运营。例如,时任通化县知县的潘德荃,在通化任职期间积极修建学校,并对适龄入学的男子不愿入学者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其入学接受教育,甚至为了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实行优厚的招生条件,免除他们的学费,提供免费的营养餐,毕业后安排工作等优惠条件[6]59。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贫困子弟拥有了上学的机会,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虽然此时的学堂教育仍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教育,但至少相对而言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在受教育权利上的差距缩小。
在任何时期平等性都是相对而言的,与清朝中前期的教育方式相比,此时的东北无论是受教育的人数还是受教育阶层都有巨大的变化,我们不能够否认这一时期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对民众接受教育的积极影响。但与今天的义务教育相比而言,当时东北的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保证人人平等地接受教育,在当时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仍然有一部分民众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受教育。
二、多样化
中国传统的教育目的以培养科考人员为主,学习的书目也是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而科考内容和形式的限定,使大多数的考生将时间和精力应用在八股文的写作中。这不仅限制了知识分子的头脑,还阻碍了社会思想的发展。近代以来为适应近代化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需要,学生除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外,还增加了外国的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初等教育学校和中等教育学校出现了幼稚园、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等不同的年级和学校之分,除了这些普通学校外,还建立了师范、专门和实业等学堂。这些学堂的存在凸显了东北教育发展的多样化。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使得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众身体锻炼的重要性,社会上对军事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因此一大批的军事学校兴起。“载尉帅督率旗员将兵地所增租欵,创一陆军学堂,各旗不拘领催马步兵以及闲散,总在年十八以上三十以下者,选取百名。”[7]3在军事学校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东北讲武堂了,讲武堂的建立直接推动了东北旧式军队的改造,促进了东北地区近代化军事的发展,并培养了大量的近代军事人才,这些军事人才中有很多成为著名的将领,在后来的中国革命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8]163。甚至警察这一新式群体的兴起,也促使了一大批警察学校的兴办。“巡警学堂前招考简易高等两班警务生一节,现简易班业已足额,惟高等班尚未足额,今特定于本月二十日起至二十五日止,招考高等警务生四十名,以便入堂授课”[9]5,对维护当时的社会治安,稳定东北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末民初之际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巨变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传统的学堂无论是从教育的规模还是从教育的质量上,都不能满足近代东北社会对教师人才的需求,因此兴起了一大批师范学堂的建立,而女性则成为师范学生的首选。“海城县管大令在该县开办女学堂一所,以师资亏乏,特呈请学使札派女师范学堂学生刘世淑前往教授,已奉批准,并转饬该生即日束装前往授课云矣。”[10]3“全部女子师范学校,现在表面一律竣工,装修齐备,拟于暑假竣完工迁入云。”[11]5这些师范学堂的学生毕业后,大量从事于教师行业,成为了东北各地教学的主要力量,缓解了东北地区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据统计到1929年,当时的辽宁省拥有师范类学校及讲习所98所,吉林省6所,黑龙江28所[12]442,“现在添设传习所,已考取240名,分两班肄业。将来毕业后发给文凭,各赴乡间设立学堂,即240学堂。如此办理则老生寒儒即无失业之虞,而贫家子弟多有向学之所,将见一二年后,教育普及一道同风无处无学堂,即无处无读书之人矣”[13]4。《盛京时报》的这一段评论,可谓充分说明了这些师范学堂及讲学所的建立对东北地区减少文盲、提高中小学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学堂也相继在东北地区落户。以辽宁省为例,据《辽宁通史》所载,在20世纪初辽宁省根据辽宁地方工农业发展需求而创办中等农业学堂、中等森林学堂、中等商业学堂、艺徒学堂等八所实业学堂[14]98。这些学堂的建立无不体现着东北教育具有多样化这一发展特征。这种具有专业性质的学校的建立,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空间,无论是警察学校、陆军学堂、美术学校还是师范院校的建立,都为此时东北社会发展和稳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实业学校的建立使得学生培养方式较为专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较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而且这些人才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的非常充足,使得学生不必学习众多的学科,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学生成材的速度和质量,既使得学生人尽其才,也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
东北教育的多样化特征还体现在学校的建立方式上,这一时期的东北学堂除了官办和私人出资建立外,还有很多的外国人在东北设立学校。以辽宁省为例,1915年,外国人(除日本外)设立了30座[15]152学校,主要以英法两国人为主,到1929年时已经成立了49所[16]152学校,培养了6052位[17]152学生,为当时东北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国学校的设立使得当时的东北民众接受到不同于中式教育的西式教育形式,培養了许多融贯中西的优秀人才。
东北教育多样化的特征,充分体现在了学校的性质、学校的分类、实业学堂的设立中。多样性的特征使得这一时期东北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而专业的人才,为东北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而且多样性课程的设立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全面接触到近代化的教育,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借鉴的蓝本。
三、不平衡性
清末民初之际,东北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升,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区域的不平衡、不同性质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同等级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发展区域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北三省不同省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同一省份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初等教育为例,1929年,辽宁省拥有完全小学493所,高级小学456所,省初级小学9147所,学生总数为600399人[18]408;吉林省1931年的省立完全小学有6所,市县立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141所,学生65257人[19]410;黑龙江省1929年初级小学校458所,高级小学17所,两级小学99所,学生总数为40946人[20]414。从以上三省的初等教育学校和学生的数量可以看出,辽宁省无论是从学校规模还是学生人数上看,都是三个省份中最多的,吉林省学校少,但是学生多,黑龙江省学校多但是学生少。即使在同一省份中,不同地区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也存在差异。以吉林省为例,在1931年时,省立直属完全小学校共有6所,其中4所都分布在省城,完全小学校和初级小学校在永吉县的数量最多为105所,苇河县只有1所完全小学校[21]409,通化甚至一所也没有。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东北地区的初级教育学校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不同性质学校发展不平衡主要指的是官立、私立学校在东北地区无论是从分布位置上来看,还是从存在的数量上看,各个地区之间都是存在差异的。以中学为例,1929年,辽宁省拥有省立完全中学13所,8所位于沈阳,私立完全中学5例均在沈阳;县立高级中学公立4所,私立1所,其中辽阳县既有一所私立也有一所公立;省立初级中学有5所全部在沈阳;省城私立初级中学5所;县立和私立初级中学共87所,其中公立76所,私立11所,分布在全省[22]421。1929年吉林省拥有省立初中7所,县立初中15所,私立初中5所,主要在长春[23]762。1936年,黑龙江省中学共有10所,其中省立中学1所,省立初级中学1所,县立初级中学7所,市里初级中学1所[24]12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辽宁省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从数量上都比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多,而且观其分布位置主要以沈阳、辽阳、长春、哈尔滨等主要城市为主,相同省份之间的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外,近代以来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东北地区曾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出国深造,据《东北教育通史》所载,1930年辽宁省公费派遣的留学生共有124人,自费57人[25]452,以日本、美国、英国为首;1929年吉林省官费留学生有51人,自费29人[26]455,以日本为最,美国次之;1932年黑龙江官费留学生有38人,自费生11人[27]459,以日本为最。虽然这一时期留学生主要以日本为主要目的地,但是无论是从官费还是自费人数,都以辽宁省为最,这主要由于当时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这些人学成归国后,成为东北各个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为东北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同等级的学校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同一省份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分布地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辽宁省学校数量最多,所以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分析。在1929—1930年之间,辽宁省初等教育学校总数为10404所,其中初等教育学校10129所,中等教育学校271所[28]144。初等教育学校中以辽阳县数量最多为590所,但是中等学校却仅仅只有15所;省直属初等教育学校有18所,中等教育学校42所;长白县初等学校17所,中等学校1所[29]147。由此可见,此时辽宁省内初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无论是从学校数量还是从分布地区来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地区间学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平衡性是东北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巨大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普遍存在,它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民众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极易造成教育水平层面的差距和区域间教育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当时社会上可应用的优秀人才数量较少,不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但是初等教育的大量发展使得当时社会上的文盲减少,有利于社会平均文化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大众化的教育目的使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使得东北的教师资源、军警队员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社会上专业型优秀人才的比重有所上升;教育的不平衡性使东北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的教育等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实现教育的普遍化和大众化。东北教育发展的特点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东北的民众知识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不仅抵制了以日俄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东北的文化侵略,还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人才基础,为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后续力量。
参考文献
[1][2][15][16][17][28][29]辽宁省教育史志编纂委员会.辽宁教育史志第1辑[M].辽宁省教育史志编纂委员会,1991.
[3]女学堂之起点[N].盛京时报,1907-08-24(5).
[4]江省女学之发达[N].盛京时报,1908-04-09(5).
[5]姜树卿,单雪丽.黑龙江教育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第47卷人物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添设陆军学堂[N].盛京时报,1907-09-03(3).
[8]郭春修.张氏父子与东北军事近代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9]警学招考高等警生[N].盛京时报,1908-10-09(5).
[10]札派女师范学生授课[N].盛京时报,1907-09-03(3).
[11]新建女学校告成[N].盛京时报,1907-08-03(5).
[12][18][19][20][21][22][25][26][27]王鸿宾.东北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13]熱心兴学[N].盛京时报,1906-11-10(4).
[14]朱诚如.辽宁通史第4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
[23]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东北年鉴1931[M].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1931.
[24]教育部统计室.全国中等学校一览表1936年[M].商务印书馆,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