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博
摘要:《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作为学术界中关于“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民族主义的新定义,架构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研究方法,体现了较为丰富的现实意涵。如何理清作者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利害的看法,进而将这些内容深化对应到现实生活中,以期获得一些思考与启迪,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通过对本书思想的大致梳理并找出其相关理论缺陷,分析其现实价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完成这个研究任务,展示该书的经典之处,挖掘其时代意义。
关键词:想象的共同体:民族:民族主义
一、导论
(一)作者其人與核心观点
作为一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久负盛名并饶有成绩,他曾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研究院聘任为讲座教授,主要在东南亚研究方面著作颇丰,理论积淀深厚。他的父亲在时属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出生,壮年后有过一次在中国海关部门工作的经历,这让他与中国开始结下了情谊,他也在中国度过了30多年的生活时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于1936年在中国云南呱呱坠地,随后在中国度过了一段日子。不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局势迅速恶化,他启程前往美国,到康奈尔大学谋求了一份针对印尼的研究工作,随后在雅加达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以此来完成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印尼、爪畦文化以及荷兰的殖民研究中,并一生与此结缘。而他的《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则被译者吴叡人称做是“一个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众”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成果。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足以颠覆人类传统记忆的论点,那就是人们千百年问口耳相传并为之付出所有的“民族”,只是一种主观人为构造的概念,所谓的民族组成部分,其实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有第三方力量介入了这个过程,把人们捏合成一个“民族共同体”。这个富有创造性和爆炸性的观点一经推出,便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看待“民族”问题的全新视角。这个概念贯穿了《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在书中的庞杂论述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核心建构方法与手段。《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出发,探讨了具有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力图提出一个解释上述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新的理论典范。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类的情感关怀之中,密切、团结、可靠的群体关系是人类本性所求,固然个体独立的火花不时显现,但人类对于共同体的需求是与生俱来、不可否认的。
在作者的理论视角中,民族只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它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的大多数同胞,但是他们相互连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民族总是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即使最大的民族,纵然涵盖10亿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但也还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因为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与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和肤色密不可分。民族的主权构成是被想象出来的,纵使民族内部千疮百孔、问题不断,但似乎“民族”总是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份执着,总是可以成为人们不时回归的精神家园,也常成为“流氓最后的遮羞布。”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纵览安德森的一些核心观点和成书背景,其实不难发现:安德森的“民族建构主义”说法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论支撑,论证过程相对严密,旁征博引而不失有理有据。认知层面的主观因素和现实层面的客观要素共同催化产生了民族共同体的原型,也为现代民族的起源、发展和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这两个共同的基础性要素作为“论证链”的第一环,安德森继续揭示了民族主义如何从美洲最早出现、接着再逐渐扩散到欧亚非等世界各地的“一环又一环”。环环相扣的论证逻辑下,凸显出民族和民族主义形成的紧密连接但又各不相同。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安德森的系统架构存在着某些要点的缺失,学界各家之言对“想象中的民族”之说仍有着较大范围的争议和多重维度的思考。
抛却这些已成定论的事实性材料,可以发现《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以及这本书所带来的思考,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这种现实意义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地打着“民族主义”旗号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动乱、暴行、抗议等方兴未艾,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其次是理论确认的需求,关于“民族”或“民族主义”的争论,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因此如何在学界对其“定调子”,想必也会波及到现实矛盾中去。何况现在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众说纷纭、难以调和,“建构主义”与“原生主义”及其衍生物有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厘清“民族主义”的现实启示,不完全局限于书本之争,应该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文献综述
关于《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的讨论和研究数量较多,仅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主题搜索“想象的共同体”,结果显示为426条,其中不乏高引用量之作,国内学者的文章占据较大份额,论述主题较为丰富多样。
关于书中对“民族、民族主义”的定义,吴瑛认为安德森避开了对其本体特征的解释,而从认知层面进行诠释,提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段宇晖则提出安德森认为从民族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到民族一国家的现实存在,都是可以人为建构的,而血统、语言、文化等原始性纽带不再是民族自然衍生的必要资赋。
关于书中对“民族、民族主义”研究的理论困境和主要贡献,胡文木总结道:安德森的观点确实是一家之言,我们无意苛求其承担还原历史原貌的责任,但是,这种多元主义立场却给民族主义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吴舒洁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年来,以“想象的共同体”为范式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正逐渐演变为某种学术操练与学术生产。
关于书中对“民族、民族主义”研究的当代启示和现实价值,许多学者给出了方向性的回答。或是认为安德森的有关研究将从微观层面对某些具体事务产生导向性作用,或是认为相关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
总而言之,学界对于《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的内涵进行了较高质量的剖析。在“定义”部分,大家根据安德森的原意进行了忠实的转述;在“理论困境与主要贡献”部分,众多研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批评声音不少:在“当代启示和现实价值”部分,仍有待系统完整的详细列举,这也是本文所能做出的一点微小创新和贡献。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
(一)定义
纵览全书,《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民族主义的起源;二是民族主义的散布:三是“民族”或“民族主义”的几种构建或形成方式。个人认为,《想象的共同体》一书是一本关于“民族或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就像作者本人对该书的评价,他是从一种“富有哥白尼精神、抛却了托勒密精神”的方向上,从文化背景、社会起源、主题想象性、多元性等方面对有关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进行了集中阐释。明确得出: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民族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一个被想象的、有限的、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二)形成
安德森提出。从民族的本质角度来分析,它只不过是一种充满现代性的想象形式而已。人类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次深刻改变造就了民族,而使得民族或民族主义这种“想象”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则是两个重要的历史条件:第一是认知层面的主观因素,那就是人们逐渐摆脱中世纪以来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而逐渐走向现代化,主要表现是“神学共同体”和“王朝体系”的消亡与崩溃。与神学和王朝统治有关的古老学说在人们心中慢慢褪色。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由愚昧走向理陛,才能开始将世俗性事务纳入想象的轨道和范围,并随时间推移而形成“共同体”。另外一个因素则现实层面的客观因素,即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印刷科技进步、人类语言多样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导致了拉丁文的日渐失势和方言性印刷语言的风生水起,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原型就是在个别印刷方言基础上形成的特殊方言世俗语言共同体。
(三)发展
自书中第四章开始,民族主义的散布过程被安德森划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洲大陆上欧裔海外移民想象的民族主义,第二阶段是欧洲的语言民族主义,第三阶段是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第四阶段是亚非殖民地的民族主义。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前期,广大欧裔海外移民的民族主义、方言民族主义、官方民族主义和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模型又被世界各地的双语知识分子不断复制、改编和传播,更有甚者,他们可以摆脱原先必须依赖出版印刷才能想象共同体的方法,不仅可以向不识字的群众进行垂直宣传,而且可以向世界其他地区的群众进行水平式散布。
关于民族主义的未来发展,安德森认为是不断延续的,因为这种对国家的信念很像那种最简单的最古老的宗教形式:泛灵论。它是一种情感性的关联,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各个种族之间没有大的认同的现实必将愈发的显著,他们之间只有小的基于语言、宗教、亲属关系的认同,因此问题和矛盾也会不断涌现。
三、“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理论困境和主要贡献
(一)理论困境
倘若我们不去着重探究安德森先生的开创性论点和他的理论体系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而去详细研究他的“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其实也可以找出一定的现实应用困惑,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和完全意义也有待商榷。
首先,安德森在阐述“民族”的起源与散布时,将其看为一个文学色彩较为浓厚的概念,而且论证过程过于浪漫化。他认为文字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先导性的作用,正是因为文字的不断进步发展,才产生了联系各地民众的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等。在大众传媒的操纵下,群体之间的联系被无限放大,从而使群体中的人产生归属感,一个民族也就这样被“想象”出来了。但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民族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这一长期过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逐步发展成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民族产生了,这就是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地域和血统是民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世界上大部分民族都有着这样的形成经历,这是无可辩驳的。因此安德森绝对化的将“民族”成因归于技术条件和外在因素,而没有主要考虑民族形成必不可少的地域、血统等基本要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其次,安德森在全书的逻辑建构过程中,遗漏了某些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凸显出其理论解释力的稍显不足。从导论中的作者介绍一节中不难发现,安德森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在这种情况下,安德森却忽视了中国民族问题在书中的比重,这是不太容易被理解的。仅以作者认为殖民地政府的“官方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形成这一观点为例,就能发现这在中国并不完全如是。中国的民族划分认知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从最开始简单的“华夷之别”到清末的“五族共和”,期间经历了多少战乱、朝贡、互通有无、身份划分才确立了各个民族的独立性和进步权。中国历史的发展,一半起于民族问题的成见。这些都是内部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而不是外部压力强行改变了中国民族认知的划分轨道。因此我认为安德森的理论解释力不能完全揭示中国民族问题,实际上,很多学者对安德森在其他地区的理论适用性也提出了质疑,如阿拉伯国家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最后,安德森的相关主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其自身的理论扩展空间较为有限。这种缺陷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的讨论:一是按照安德森的理论逻辑,以当今印刷技术空前發展、拉丁语言束之高阁和博物考古事业繁荣的条件,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应该较为活跃。然而人所共知的是,近年来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分子愈发肆无忌惮、大行其道。这种现实可以印证安德森的理论效用吗?二是按照安德森的理论设想,民族既然是一个可以想象的共同体,那么是否意味着可以找出某种其他的共同基础来想象,从而取代民族国家?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存在形式。虽然存在联合国、欧盟、东盟等高度一体化的国际组织,但谁又无法抛弃祖国而求得自保。
总而言之,可以将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民族和民族主义的研究困境归纳为“三个缺陷”。如上所述,也就是论证要素的缺陷、实用对象的缺陷、学说前景的缺陷。
(二)主要贡献
在明晰《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民族主义研究的困境与缺陷的同时,也应该将其优势和贡献一并梳理,这样才能更为系统、全面、宏观的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改进。
首先,安德森的系列主张从多维角度人手进行分析,将民族看为一个“可创造物”,这无疑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意义。这种意义可以从两个视角得到彰显:一是研究方法上,安德森百科全书式的引证、相对严密的逻辑架构、细致入微的分析、不厌其烦的各地田野调查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二是安德森难能可贵地抛却自身出生背景的限制,避免了“欧洲民族中心论”的制约,而且摆脱了以往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学说桎梏,将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提升到主观意志层面,给人们更多的批判空间,使得全人类开始重新反思“民族”这个重大议题。
其次,安德森的学说体系有着高度的延展性。文化研究的独到之处被安德森在民族主义的阐述之中应用的得心应手。他将“民族”这个概念从纷繁复杂的观念丛中剥离开来,随即再对民族的基本特征、散布形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综合运用各个学科方法论,色彩斑斓、回味无穷。通过这样的逻辑和方法,作者建构起了关于如何对想象的共同体起源与扩散的一条近乎“可视”的解读与论述路径口。这种扩散思维带来了大量的概念界定、理论辨析等等火花,话题性无比富足,其可完善可争论的余地巨大。
最后,安德森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论述有着极强的现实性。他建立的理论图景明确无误地展示出“民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发掘出“民族”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总结出“民族”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存在于书本层面的知识产物得以确立,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一对应的话题,并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教益,民族和民族主义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总而言之,可以将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民族和民族主义的研究贡献归纳为“三个特性”。如上所述,也就是学术领域的开创性、思想交锋的延展性、世俗事务的现实性。
四、“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当代启示和现实价值
通过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民族和民族主义的研究优劣分析,能够得出“三个缺陷”和“三个特性”的总结,根据这些总结可以得出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启示和思考,整体上正面多于负面。主要是:
(一)模糊划分标准制造争论迷思
关于民族的区别一般根据不同种群之间的血缘、地域、习俗等来划分不同的民族,笔者称之为“横向的划分标准”。但安德森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划分标准,笔者称之为“纵向上的划分标准”,也就是想象上的民族共同体和现实中的民族共同体,想象中的民族共同体包括正在形成的“民族”或是正在酝酿、呼之欲出的“民族”。这样一来毫无疑问就增加了一个划分标准,而且这两个划分标准之间的界限又不是十分的明晰,需要进一步的确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一相当的混乱和骚动。
这并非杞人忧天,犹记得近年来关于中国即将出现第57个民族、第58个民族传闻甚嚣尘上,诸如“穿青人”之类的特殊族群也逐渐在大众面前展示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可能包含了其族群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内涵,但究竟其是否能被成为一个民族,有没有必要被划为一个新的民族,按照安德森“人为构造主义”的观点来看就很难说了。人所共知的是,西方殖民者正是在卢旺达强行划分“图西、胡图”二族,才为日后的“卢旺达大屠杀”埋下爆发的引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诸如卢旺达这样的民族划分实例并非个案、殷鉴不远。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划分标准,是否还有民族划分的必要性,我们的民族国家将走向何处,民族与民族之间将会出现怎样的联系,这些问题就更值得人们思考和警惕。
(二)拓宽文化视野指引研究途径
安德森以其广博的知识结构与卓越的学术想象力,为社会理论建构了一条多重研究的途径,架设了一条连接现代与后现代研究途径的桥梁。民族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而启发这种想象的是两种想象形式——小说和报纸,时代发展到今天,大众媒体的出现让启发这种想象的形式多如过江之鲫。安德森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相互借鉴相互印证,例如与麦克卢汉所主张的“人是媒介的延伸”;此外也促使人们反思更多“墨守成规”的事物,诸如时间是否也是被建构出来的?这也无疑造就了许多新出现的学术潮流。
在很多的生活现象中,都可以发现想象的共同体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有人就认为,春晚这个通过电视进行大规模传播的艺术节目,就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天涯共此时的温馨感觉也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心的休闲盛宴,更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民族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以春晚为主要代表的“官方文体活动”的确代表了国家、代表了主流媒体对我国民族进行了重现和构建,对国民的民族共同体想象进行了引导,完成了歌颂、强化民族国家整体感的任务,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焦虑、不安,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这些价值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三)提供政策工具构建解决方案
时针拨回2019年12月3日,“乌克兰单一民族论”的出炉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言论是乌克兰国内最高拉达议长拉祖姆科夫提出的。该言论的大致内涵是:乌克兰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所谓的“少数民族”或者多数民族:乌克兰境内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乌克兰人民所组成的“乌克兰族”。同时他还重申到,乌克兰人说什么样的语言是由乌克兰人自己决定的,假如条件允许,他们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地讲各种话语,所有的乌克兰人只有一个祖国,那就是乌克兰。国际社会甚嚣尘上的“乌克兰崩溃解体论”可以休矣,所有对乌克兰怀有敌意的外国势力统统不会得逞。
这样的表态可以说是得安德森“民族建构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在拉祖姆科夫这里,民族成为一个可以随意解散、随意划分、随意运用的一个政策工具,其目的就是在于避免外国势力介入乌克兰局势,分裂乌克兰国家领土。无疑这也是国家领导人应对由民族矛盾引发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以该事件为例,我们就可以发现,民族有时候的确是一种话语工具,至于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似乎并不重要,这也是安德森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民族也有可能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国家决策层面上,是否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解决一些矛盾或是缓解一些冲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这种较为隐蔽的手法一经披露想必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它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应该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五、结语
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的一本永恒经典,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想象的共同体》显然值得人们认真研读,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观感便是它的确可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很多的现实启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就写下这篇不甚严谨的文章,文章总体逻辑是按照定义—优缺点—想法这样的行文结构来呈现的,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是定性表述较多等。
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在《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的语境中,安德森的民族和民族主義研究的定义基本是准确的,而且是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困境和缺陷是有的,可以将其归结为“三个缺陷”;而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可以将其归结为“三个特性”:关于安德森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可以着重列举三个层面;希望能够给读者能带来一点点的益处。
这本书的确容易带来关于民族、民族主义以及这个世界的许多兴趣点,希望这篇文章的确可以带来一些有用的东西,或者有益的思考。不仅仅限于这本书,更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民族和民族主义之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