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英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在全国的高考卷和各地的高考卷中,人口和城市成为高考中结合新情境常考的热点话题。
人口问题涉及的因素非常繁杂,首先要注意把握整体思维结构。例如,人口问题是其他各种经济要素发展的动力和问题的根源,但同时人口的发展也可以反馈其他的经济指标和自然的环境特征。例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政策等也会影响到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特征。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从人口之争到人才之争,影响了城市人口的规模和素质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力,这些都反映了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注意人口和城市中新概念的辨别。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类似于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人口红利、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职业平衡、雨水花园、海绵城市……这些概念都是高考中的常客,我们要善于读取其中与人口和城市相关的基本信息,结合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基本理论进行分析。
第三,关注经典、新型的人口和城市案例,作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典型进行参照,例如2016年全国一卷的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其中涉及合理布局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提出则涉及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改造……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关注到的人口和城市的新型案例,大家要注意积累。
第四,提升等值线、表格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这部分是人口和城市中常用的考查形式,例如,2014年课标一卷,通过移民人口数量及占比,反推该国人口变化特征的统计图表考查。这些图表类型的数据要求学生对图表中的一些极值点和整体变化趋势,结合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分析。此外,全国和各地的高考考卷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关城市的统计题型,例如,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反馈城市化發展进程的一些特征,考查学生通过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反推城市化基本理论,结合具体区域背景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进行深度挖掘。
面对人口和城市这一类复杂的人文地理话题,我们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注意积累时事素材,把握基本原理,细致分析考题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正确的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