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清朝前中期,鼎盛,危机,中国模式,世界潮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21-0050-06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是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中的一课。从联系上看,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上承“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下启“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横比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期。本单元所涉时间段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时期,更是诸多冲突、转变的聚焦时段。“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要理解中国的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①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意在通过诸多变化表象,抽象出这一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鼎盛清朝背后隐藏的危机。②因此笔者将教材内容整合为:盛世与危机。
一、需要厘清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如何界定清朝前中期的时间分期?
任世江先生提出,初中统编教材中对于清朝前期和中期的概念界定有点模糊,但是清史论著大都遵从郑天挺先生的解释:前期指1644—1723年;中期为1723—1840年。③李尚英先生提出可把盛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清朝由乱入治,始成盛世时期(康熙二十三年至康熙四十七年);盛世由停滞走向发展时期(康熙四十七年至乾隆十六年);盛世达到顶峰时期(乾隆十六年至乾隆六十年);盛世由盛转衰时期(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十八年)。④这个分期基本上也是得到史学界主流认同的,笔者据此界定“康雍乾”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而乾隆皇帝统治后期则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
2. 如何看待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直以来,史学界对于“康雍乾”时期是盛世还是落日余晖有不同意见。历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此课不需学生厘清争议,而应明晰争议所在,以联系的、发展的[光观察历史。“康雍乾”三代帝王在发展国内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有重大功绩,而此时世界已悄然发生变化,一个新世界正在逐渐形成。当新的世界、新的规则扑面而来时,中国统治者却依然采取了旧有的观念和统治手段来应对,危机的来临已是必然。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不仅是中英交往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还代表了中西方文明之间难得的一次交流与碰撞。众所周知,这次访华行动以失败告终,有学者将其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作祟,闭关锁国,闭目塞听使然。但吴伯娅在《乾隆对天主教的认知与对策》一文中认为,乾隆曾“详细询问周边国家沦为殖民地的过程,探讨‘新西班牙等地名的来历,表明他对席卷全球的殖民狂潮有所警觉,对国家安全不无忧虑”。①同样的,马嘎尔尼来华正值清廷对廓尔喀用兵结束不久,乾隆帝曾降旨查问英吉利人是否曾与中廓之战有联系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②这也许就不难理解清政府对马嘎尔尼使团的冷漠态度。
设问:通过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形势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清朝的统治者也已经意识到这种变化,乾隆帝退位40余年后,1840年后的两场鸦片战争,竟把大清帝国搅得天翻地覆,一蹶不振,其中的坎陷究竟在哪里?也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找到这段历史的密钥。
设计意图: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前期的统治者在社会形势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治国政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康乾盛世”,但在经历了盛世辉煌之后,清王朝却迅速走上了中衰之路。清朝的鼎盛与危机其实很难分开,导致其衰败的因素在其盛世的顶峰时已经暴露。通过导入语的分析和设问,引导学生多维角度重新审视历史。
材料1:这是帝国时代最恢宏的一个盛世。这个盛世历康、雍、乾三朝,持续100多年。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人口、财力和事功等各个方面都超迈汉唐规模,并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了极致,所谓“德业于今臻盛大,直超三五辟鸿蒙”。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绌,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即北京、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和广州……
——周武:《论康乾盛世》③
设计意图:盛世的表现,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内容在本课并没有太多的描述,教材没有对这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很难有所对比,并进入理解层次,而周武先生在《论康乾盛世》中的这段描述,从“疆域、财力、人口、文化、城市”等角度进行闡述,相对完整地展现了盛世面貌,为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提供基础。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鼎革时期。1644年,清军入关并逐渐统一全国后,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如何实现对辽阔土地的有效管理,成为清朝统治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2:清军入关后,靠武力征服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但直到圣祖康熙朝这一统治才得到稳定的确立,在雍乾时期达到巩固和强盛……清朝在建立全国统治的过程中和建立之后都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它既要彻底摧垮故明势力及其社会基础,但又不能将故明臣民赶尽杀绝,而必须争取他们改变态度,转而拥护和支持新政权;它既要维护征服民族的特殊地位和权益,又不能更加激化民族矛盾,而必须缓和、消融汉民族的仇视、敌对情绪,以安定社会秩序;它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又要适应统治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的需要;它不仅要解决尖锐激烈的民族矛盾,还要解决不利于皇权稳固的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这一切,只有不断改革政策和制度才是出路。因此,从清世祖到清高宗,几代统治者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连续不断的、逐步深化的改革。①
设计意图:清王朝是少数民族政权,面对高势能的中原文明以及新政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建立全国政权之初,就及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改革和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创设和完善,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制度。突出这样的介绍,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创设与改善”的必要和工程之巨。
(一)制度的不断调整
材料3:一般情况下,历代封建王朝的各类文书,均由相应的文书机构和文书人员处理……唯有朱批密折,专由皇帝一人亲自处理……应用密折之初,其包封还甚为简单。如康熙朝时,苏州织造李煦的数百封密折,只是用宣纸和黄粉纸多层封裹,别无其他保护和保密装置。后来,为保密起见,逐渐推行在纸封外绑以木夹板,并贴以印花,以防私启。到雍正朝时,皇帝恐木夹板仍不易保密,又令内造加铜锁之特制皮匣,发给获密奏权者,用以包封密折。雍正帝曾于雍正二年(1724年)谕:“……此皆国家机密紧要之事,关系甚重,不得预先轻泄于人,是以联将内制皮匣发予诸臣,令其封锁奏达。盖取坚固慎密,他人不敢私开也。”②
材料4: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③
设问:
(1)密折制度有何特点?目的何为?
(2)军机处设立原因是什么?军机大臣为何能“官轻言重”?
(3)密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立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治国理念?意在改善何事?
(4)清朝前中期政治制度的不断调整有无消极因素?有什么长期影响?
设计意图: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王朝。结合具体史实和以上材料,意在说明清朝前中期,皇帝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早期清政权保留着满洲八旗旗主干政的浓厚色彩,君臣之间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对皇权是有力的制约。雍正即位后推行密折制度,能够广开言路,及时了解下情,皇帝可以直接处理庶务,强化其权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有效地控制官员,使他们互相牵制,效忠于皇上。密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国家的公务变成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私事,这种化公为私的方式几乎脱离了制度性的约束。军机处的设立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的权力,军机处有参议政事,撰拟上谕并传达,眷录和保存档案的职能,有利于皇帝集权,并提高行政效率与保密性。密折制度和军机处二者相辅而行,皇帝收集信息的渠道得到加强,所有决策皆得以出自皇帝,君主专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皇帝的个人素质(主要是其统治思想),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政治的]变方向。
(二)疆域的逐步奠定
材料5:李治亭先生在其《“康乾盛世”解读》一文中认为,“康乾盛世”真正达到了盛世的标准,判断标准之一即为打破“华夷之辨”思想的束缚,倡导“满汉一体”的新民族观;废长城,破“华夷之辨”,视边疆与内地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一国多制的多民族国家,领有主权疆土1300余万平方公里。④
材料6: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汉族地区指原来的明朝的地方,除汉族外也包括许多南方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地区在内外蒙古以外,还包括青海、西藏以及南疆的维吾尔地区。这些地区本来都在厄鲁特蒙古统治之下,都在准噶尔统治之下。当时的准噶尔疆域,不仅是天山北路的准噶尔本部,还包括南路的维吾尔地区,青海、西藏、套西厄鲁特,都是在准噶尔统治之下。噶尔丹还进一步侵占了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只有内蒙古在清朝入关之前早已纳入清朝版图。后来准噶尔又进一步要从外蒙古入侵内蒙古,这就爆发了清朝和准噶尔之间的战争。双方经过康熙、雍正、乾隆70年的斗争,清朝终于取得了胜利。清朝不仅把准噶尔本部收入版图。也把原来在准噶尔统治之下的青海、西藏、“回疆”,即天山南路,也纳入了版图。①
材料7:据亲王昭梿《西域用兵始末》记载:“其他诸贼,既降复叛,自取诛灭,草薙禽猕无唯类,固无论已,此固厄鲁特一大劫,凡病死者十之三,逃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三,为我兵杀者十之五,数千里内遂无一人。苍天欲尽除之, 空其地为我朝耕牧之所,故生一阿逆为祸首,辗转以至澌灭也。”②
设问:
1. 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方位,找到这些地区疆域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2. 清朝疆域的发展奠定历经康、雍、乾三朝,有何有利条件?统一的过程有无隐患?如何维护疆域?空前广阔的疆域对后来国家发展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单纯的、一时军事上的胜利和军事征服要是没有社会、经济基础来维持的话,统一是不能持久的。清朝前中期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大破“华夷之辨”,视边疆与内地为一体,提出“天下一家”,“中外一视”,此一成就之巨大,为清以前历代所不及,当今中国版图,即得之于清朝之奠定。维持这一巨大成就,耗费亦巨大,非“重农”政策,难以支持这一系列军事征服。此部分意在使学生观察清统一的独特历史条件以及深远影响。至于统一步骤,可以经小组分工,完成任务清单的形式进行。
(三)思想的高度统一
材料8:明末,以东林、复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投身政治运动,抨击时政,开拓了新的学问之道。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对现实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清初,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接二连三地袭来,以康熙二年(1663年)的“明史狱”和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南山集狱”最为严厉。雍正时期汪景祺、查嗣庭、钱名世、曾静等,也因文字遭祸。据《清代文字狱档》所收录的文字狱档案,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四十多年中,就有文字獄五十三起,几乎遍及全国,造成一种以文招祸的恐怖气氛。③
材料9: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四库全书》刚开始纂修不久,乾隆帝就对馆中官员们说:“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氓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并下令各省、府、州、县衙门专门成立“收书局”严加访查。四库全书馆对各地收集来的图书经过磨勘审查,先后共有2343种,71万卷图书被毁掉。仅浙江一省,从乾隆三十九年起至乾隆四十六年止8年中,就先后送缴了24次,共538种,13862部,其中大部分被毁掉。对涉及清朝先世的事和有损于清帝倡行理学的古籍,被删改、篡改的也不乏其例。如《宗泽集》和《杨继盛集》中称辽、金为“夷”“狄”,收入《四库全书》后将“夷”字改写为“彝”字,“狄”字改写为“敌”字。④
设问:
(1)何为文字狱?
(2)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有何关联?
(3)清朝前中期为何频繁制造文字狱?
(4)清朝前中期思想文化专制,于社会发展有何不利?
设计意图: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具体表现在初中统编教材中已有详细叙述,因此在高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文字狱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专制政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汉代的杨恽案件,宋代的苏轼乌台诗案即为典型者。不过,总体看来,清代以前文字狱数量较少,规模不大。清朝以满族入主中原,因而对汉族怀有很深的戒心,特别是在清朝立国之初爆发的遍及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使清朝统治者在惊魂稍定之后,立即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思想控制,以防止汉族人民再次发动反抗斗争。清朝统治前期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意识到要维护其政权,必须加强思想控制的重要性,以使治下之民不能有一言一行的反抗,不许有一字一句的不满。在文字狱的钳制下,整个社会不仅不敢创新,并且拒绝接受新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国古代后期思想文化的发展,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造成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①
过渡:“康雍乾”时期的清朝统治者建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强大帝国,这一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巩固,出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但是,维持盛世,要有足够粮食支持征战,需“重农”,要将社会思想牢牢控制住,需“专制”,而此时的世界,已在商业和技术的裹挟下滚滚向前。繁荣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统治危机。
满族由边陲民族一跃而为泱泱大国的统治民族,充分显示出这个民族的进取性,但要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先进文明的大国确立并巩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事情本身就足够它应付的了。同时,统治一旦确立,原来的进取精神就极易为一种满足心理和盲目自大心理所消磨,这就不能不使其核心集团的决策具有民族局限性和相对保守性,狭隘的民族意识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这也就决定了治国方策存在严重的不足,即仅仅以建立和巩固民族统治为出发点。②时代在不断前进,清朝在走向鼎盛的同时已危机四伏。
(四)大规模动荡的前奏
材料10:清代人口与土地变化③
材料11: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是指清朝乾隆、嘉庆之际发源于川、楚(湖北)、陕三省交界山区的下层人民起义。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廷加紧对川、楚、陕三省白莲教组织的清查,多名教首和大批教众被捕杀,地方官府则借捉拿邪教为名对百姓肆意勒索,民怨沸腾。白莲教徒遂倡言“官逼民反”,于嘉庆元年(1796)在三省的不同地点先后举事。初起之时,分支众多,声势甚盛,除川、楚、陕外,还波及河南、甘肃,共达五省。此时清朝军事力量已有明显衰弱,官兵怯懦,士气低落,不得不大量招募“乡勇”“团练”协助镇压。起义者不相统属,各自为战,在长期作战消耗和清朝“坚壁清野”围困下渐趋衰落,至嘉庆九年(1804)最终失败。清朝在镇压过程中共耗费饷银两亿两,元气大伤,盛世局面基本宣告结束。④
材料12:教材第81页的“史料阅读”。
设问:
(1)清朝当时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应对人口迅速膨胀的压力?
(2)秘密宗教力量为何会长期存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3)白莲教败于什么?《罪己诏》反映了统治者面临危局时怎样的认知?是否涉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原因何在?
设计意图:在人地矛盾激化、社会生产力没有突破性进步的情况下,人口激增必然导致资源紧缺,从而导致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原本掩藏在太平盛世之下的诸多社会固有问题逐渐显现并急剧放大,白莲教的长期存在即是有效佐证。《罪己诏》充分反映了最高统治者面临统治危机的焦虑心情。下层人民起义敢于直接进攻皇宫,如嘉庆帝所言,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给统治集团造成巨大震动,然而这种“震动”,却未触及问题根本,没有换来真正的解决与反思。嘉庆帝在内乱频仍中,依然固守旧有的统治秩序和策略,统治集团内部吏治日渐腐败、不思进取之风日盛。现实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清朝前中期在表面稳定的局势下隐藏着严重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五)远东与泰西的背道而驰
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用“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
材料13:1793年,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英国工业急速发展,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羊毛消费量以每十年8%~13%的速度增长;其时,英国的工业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同时,在与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的海上及殖民地争夺中不断获胜,英国已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作为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英国正成为欧洲最有生气的王国。①
材料14: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变迁出现了内向化]进的倾向。这种内向化]进的倾向是中国传统社会运动机制和明清时期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相交合的产物。同时,明清政府采取的守成农业社会的政策取向,使国内的专业化生产和对外贸易处于抑制状态,萌动的市场关系始终得不到一个生长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发轫初期,中国错过了融入世界的一段绝佳的时期;煌煌的乾隆盛世正是中国落伍于世界的最后转折点。②
设问:
(1)通过两段材料比较,东西方的经济发展方向有何不同?
(2)哪些因素促使中国经济内向化发展?
(3)如何认识“中国错过了融入世界的一段绝佳时期”?对中国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明清时期,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正当西方列强近乎疯狂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辟市场拓展殖民地之际,清统治者却自恃“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固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世界潮流中逐渐落后。
小结:
“康雍乾”盛世时期,近代资本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已经开始进入历史舞台的中央。“康雍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看则无疑为盛;从世界历史上看则可能是衰,或者是渐入衰境的一个动态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大清盛世是以农业繁荣为基础的盛世,找不到向更高社会经济形态过渡的出路。在政治生活方面,当乾隆皇帝为政日渐驰怠昏庸,社会危机四伏。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的文化专制统治贯穿始终,压制了思想。在对外关系方面,大清盛世在前代的传承与基础上继续经略“华夷秩序”,但世界的面貌已发生变化。
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欧洲和亚洲两端的帝国,开始正式面对面,世界历史也在这里开始分叉,这也算是一种“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吧。
【作者簡介】曾义青,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宁海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