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会容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分别阐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教学策略两个部分,着重强调了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产生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倾听的习惯以及提升学生思辩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收相对应学年段的教育当中,逐渐形成适合个人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重点能力。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特别重要。因此,将这个概念引进学校,通过语文课程来体现,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语文知识,还要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熏陶自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体会课文的意境,增添阅读体验,在探究和思考中得到提高,提升语文综合素质,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的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当中,语言教学的占比很大,所以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无疑需要与日常的语文学习和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各个层面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健康积极的发展。
(一)培养语言能力与语言构造运用能力
小学的语文教学程度大部分处于认字、组词、造句的层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分阶层地对学生的语言组织搭建能力进行历练,分阶段性地开展组词造句的练习。低年级可以用两三个词进行串词成句的训练,中高年级则要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一样的词句在不同情景下的意思。比如,“优雅”一词,可形容人,可形容物。用在人身上就是形容仪态;而用在钢琴曲上就是形容曲子的意境。再如,墨水有“墨汁”和“学问”之意 。“鲁迅满肚子的墨水,写出的文章不计其数。”此句子中的“墨水”就是学问之意。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坚持长期训练,熟练运用,那么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及表达能力将会慢慢得到提高。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想象力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而言,在语文的海洋中肆意畅游是一件幸福又美妙的事,而语文的吸引人之处也正是源自于它可以用語言带动人们自行想象。对于语言描绘出的事物,学生们可以大胆地进行想象,针对美好的地方,做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老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大胆地引领学生赏析各种各样的文章语言、诗词歌赋、散文论文;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脑补画面,体会其中的独到之美,比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每逢节日的时候,看到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的景象,由此引发作者的思念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审美水平,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三)加强阅读,培养思辩能力
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后,学生针对语文的学习会产生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此时老师需要加以引导,锻炼学生在不同的词句运用情景下,结合上下文和全篇文章来对特定句子或者词语的准确理解能力。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老师问,“凤辣子”何许人也?请读文中描写“凤辣子”的句子并做批注。学生汇报时,有的说她是一个热情大方的人;有的说句子背后隐藏着她圆滑至极的一面;有的说她富贵;有的则说她在炫耀她的地位;有的说她表面关心林黛玉,实则是在讨好贾母。学生的阅读层次不一样,理解就不一样,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见解。长期训练,学生的思辩能力将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预习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填鸭式学习”相对立。自学是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读书、思考,自己查资料、找窍门,总结学习方法。
现今的课堂,一般都是老师用PPT课件组织学生学习,比如,出示字词检查学生的读音,出示几个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读一读。这样的学习都是被动的,老师给什么,学生就读什么学什么。如何让这种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设计每课的预习单就很重要。预习单主要涉及词语解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以及对课题或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和搜“百度”等方法写批注,第二天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替代老师一手准备的词语解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很多方法,不同文体不同方法,有表格式、有叙述式;有抓文中人物及各自人物的关键词概括法;有抓文中互相照应的句子概括法等等,这些方法先交给学生,学生领悟后才会举一反三,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第二天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们才有话可说,才能流利地表达,才能变被动倾听者为主动发言者。学生们学会概括内容后就不会在预习时一味地去抄辅导书或第二天交流时照搬辅导书的内容来念。
预习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问题,要求学生读每篇课文后能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因为科学家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会提问题的学生智力发展会更快,综合素养会更高。所以,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尽管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让人发笑或没有多大意义。例如,学生们在《蝙蝠和雷达》的预习单上提出了以下问题: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雷达可以用在哪些方面?蝙蝠的眼睛一点用处都没有吗?为什么人听不见的声音蝙蝠却能听得见?蝙蝠为什么能发出超声波?为什么人类听不见超声波?除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还有什么动物可以发出超声波?科学家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来怎么办?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会觉得耗时,不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既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又不影响课堂效率的方法就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学生们所有的问题一一梳理在黑板上之后,组织学生思考:哪些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谁提的问题,谁用小纸条的方式贴在问题墙上,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就在问题墙的小纸条旁写答案,写答案的学生将获得一定的智能卡积分奖励。再回到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上来,我们再用小组认领问题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小组认领问题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小组汇报。小组汇报时,成员人人上台,人人发言,让所有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方面都能慢慢进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居首位,可见听的重要性。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但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还体现了学生对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但是这样的要求比较模糊,到底怎么样听,才可以算是认真听讲呢?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四心”,即在课堂听讲中,要做到:一要专心,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和同学发言的内容,要用心倾听,仔细思考;二要耐心,要充分尊重别人,耐心听人把话讲完,即使发现他人的发言有问题,也要在其说完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将错误指出;三要虚心,对于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见解,要虚心接受,对自己的观点要进行对比和修正;四要用心,要坚持主见,不要盲目,对于他人的意见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关于上面的“四心”倾听方法,笔者认为第一心“专心”的要求仍模糊,不具体,怎样听才算用心呢?怎样听才叫仔细呢?而我们现在的“倾听规则墙”第一点是“眼睛望着发言者”,这样的要求更清楚,不管是老师在讲解还是学生在发言,所有的倾听者都必须做到眼睛聚焦在发言者身上。当然,发言者必须面向大多数同学,改变以前的发言模式,以往站起来在位置上发言,都是面向黑板或面向老师,而我们现在的要求是发言都得面向大多数学生,坐在前面的转身面向大多数同学,坐在两边的同学侧身面向大多数。笔者比较认可“二心”“三心”“四心”,但语句太长,学生不易记。我们的第二个倾听约定:不插嘴,不打断;第三个倾听约定:能重复他人的发言。我们的“倾听规则墙”只贴了以上三点约定,但语数英各科老师目标一致,在课堂上反复强化,长期训练,学生们的倾听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会倾听才会静心思考,才会懂得尊重,这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
(三)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古到今,语言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中占领着主导性地位,在语文科目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扎实语言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课程当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学习高尔基的《小摄影师》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后,根据文章内容确定文中的角色,划出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再分小组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或创作。学生们灵机一动,用形状相近的笔盒作为照相机,将高尔基的语言和动作演绎得活灵活现。课本剧的表演不单单再现了课文内容,还提升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同时,学生的肢体语言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类似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对话的课文,就应该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一是因为学生好表演,学生好表演就会非常积极地读课文,争取表演的机会,学生一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是十分可喜的事情;二是可以将文中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除了对话的语言外,表演时还得想想文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等等,学生一进入角色后就会主动去思考,我表演的这个角色当时是怎样站、怎样坐和怎样的表情,这都需要一一琢磨。为了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还要设立几个表演奖,比如,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主角奖、最佳表情奖、最佳语言奖以及创意奖等等。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高涨,表达能力一定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四)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及在该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对今后的语文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可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所以,加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指导。
三年级上学期开展了“阅读漂流活动”,活动很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每个班先选一套书,人手一本,每本写上自己的学号,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再和邻班的同学换书读。换书前各班派一代表去邻班进行好书推荐,这一推荐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吸引了另一群读者。换书时要有一定的仪式感,比如,向对方交流书中最精彩的片段以及自己的批注,还要求对方好好爱惜书籍等等。上学期,笔者带领学生们阅读了《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夏洛的网》《木偶奇遇记》等课外读物。带领学生们阅读完《绿野仙踪》整本小说之后,奖励学生们看由高山文彦执导的《绿野仙踪》这部电影,再让学生们结合小说和电影,说一说小说和电影的情节有哪些不同,小说中的情节描写精彩还是电影中人物的演绎更到位,再对小说中的人物和剧情一一进行梳理和赏析。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这种课外阅读训练是笔者去年在上海的几天学习中接触的IB国际课程的理念之一。这样的课外阅读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辩能力。教师应该正确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部明确提出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积极的配合,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跟随时代的需求,更注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慢慢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培养出全方面共同发展的新世纪栋梁。
参考文献:
[1]田玉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01.
[2]费忠芳.语文教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1.
[3]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