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的母亲

2020-12-07 05:59潘保欢
都市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母亲

潘保欢

6月的晋南,一场久盼的、淅淅沥沥的雨水浇透了干渴的土地,也浸润了焦灼的人心。遍地的苹果树、樱桃树使劲地吸吮着雨水,田野里到处呈现着勃勃生机。而我的母亲却在这草木葳甤的夏天,即将走到她生命的尽头。

母亲已经半个多月不进食了,奉哥姐电召,我踏雨归来,趋步走到母亲的炕前,握着母亲瘦骨嶙峋的手悲戚地喊了一声“妈”,母亲静静地躺着,眼睛痴痴地望着我,但却不应答。依然慈爱的双目里饱含着惦念,也写满了慰藉。

我是父母的老生子,我出生时,已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那个年代,我家家境不好,又逢天灾,还在襁褓中时,母亲就想要不找个好人家把我送出去。可是就在我一岁左右的某一天,父亲下地归来,刚刚牙牙学语的我,突然跌跌撞撞地跑到父亲跟前喊了声“爹”,疲惫的父亲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激动地说“我三儿会叫爹了,再也不把我三儿送人了”。我就这样在父亲的娇宠溺爱下渐渐长大,调皮顽劣的脾性也因此得以滋生。

与父亲温和宽厚的性格截然不同,生活的艰辛塑造了母亲如火的性格,她心直口快,性情泼辣,操持着一家七八口人的生计,每天天不亮,她就要忙活全家人的饭食,而后洒扫庭院、喂鸡喂猪、纺线织布……她没读过多少书,管教子女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我记忆中的母亲,永远皱着眉头,好像有想不完的心事,她从没有爱抚过我,更没有亲吻过我,倒是手里的笤帚疙瘩三天两头光顾我的肌肤。记得有一次忘了什么原因,我骑着风箱拉杆不让奶奶烧火做饭,母亲再三好言相劝我也不听,惹得母亲拿起笤帚疙瘩一顿猛揍,直打得我手腕疼了半个多月才好。当时我心里对母亲充满了怨恨,觉得母亲孩子多,不怎么亲自己,梦想着长大后能远走高飞。

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一年回家探亲,当母亲送别时,我无意回头一望,看见母亲正悄悄用手背抹着眼泪,心头不由一震,母亲对儿女的爱,也许不只是款款的细语和柔柔的抚摸,有时也可以是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浓情。

母亲一生省吃俭用,她从不吃肉,萝卜叶咸菜是饭桌上的常客,衣服也是拆拆洗洗,几年都不添置一件新衣裳。冬天漫长而寒冷,母亲舍不得做新棉衣,双手冻裂的口子上贴满了胶布。我参加工作后,花了九十元钱托朋友从内蒙古买了一张羔羊皮寄回家,母亲就给父亲缝制了一件皮袄,父亲去世后她才穿上身。前些日子,收拾母亲的遗物,我手捧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羊皮袄,悲从中来,百感交集,三十多年岁月弹指一挥间,这尚留着母亲体温的皮衣,竟成了我们母子相爱相亲的见证和纪念。

2003年,母亲臀部长了一个恶性肿瘤,二哥把母亲接到运城市医院,大夫看了觉得母亲年龄大,手术有风险,母亲知道后却坚持要做,并在手术台上告诉主刀大夫切肿瘤时要切得狠一点。谁知手术后半年就复发了,大哥找中医开了一百多服中药,药方里包含着蜈蚣、蝎子等恶虫,担心母亲看见不喝,大哥每次熬药都要避开母亲,母亲人老心明,早识破了大哥的伎俩,笑着说吃药治病怕什么,我还要活着等三儿退休伺候我哩。那又黑又苦难以下咽的药汤,母亲硬是一天不落地喝完,加上后来我给母亲买的其他中成药,半年后,母亲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三年前,母亲不慎摔伤胯骨,卧病在床,大概感觉成了孩子们的累赘,常爱唠唠叨叨的她慢慢地不爱说话了,我和二哥都买回了轮椅,想推她出门走走,她却坚决不肯下炕。我知道母亲是为了保留她最后的尊严,一生要强的母亲,怎么会以坐着轮椅的病弱形象出现在村里人的面前呢!去年我退休回家,趴到母亲耳边大声地对她说,妈,我退休回来侍候你来了母亲孩子般地笑了。当我端着碗勺喂她吃饭时,母亲睁大眼睛直直地望着我,若有所思,又似无所思之,大口大口地吃着看起来是那么香甜,那么满足。但是,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总是因为一些虚务的干扰,在母亲有限的生命里陪侍太少,这成为我心里永远的痛。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回到老家十余天了,每天晚上我睡在母亲的脚头,不时地起身探看一下母亲,期盼着母亲能开口说话,奇迹能够再次发生,但是母亲从不食到不喝,身体一天天衰弱,终于,在庚子年端午节未时,走完了她一百零七岁的人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临终时,头枕左手,微闭双目神态安详恬静,仿佛一尊卧佛。我看着母亲的仪态,忽有所悟:这世上德高的父母萃取日月精华,莫不都是儿女心目中的高僧大德,他们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着子女后代们喜乐平安。

人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來处,父母不在了,人生只有归途。此刻,我正咀嚼这个中滋味。

责任编辑高璟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睡踏实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大地.母亲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母亲的养生谚